诸葛瑾的面色有些复杂:“回是回了来了。但别驾返回小沛后,变化有些大。不论是什么政务,都只是照章办事,不肯多言一句。”
刘备隐隐猜到了原因,不由轻叹:“是备有愧于长文。”
回到衙署,刘备正准备召陈群问事,却听得陈群下乡巡视去了。
明知刘备都抵达小沛了,陈群却下乡去巡视了,这避而不见的用意十分的明显。
“子武避而不见,别驾也避而不见,这都是怎么一回事?”本来心中就窝火的张飞,此刻忍不住怒了:“兄长,俺这就去将别驾请回来,定要问个清楚。”
见状,刘备立即喝斥道:“秋收在即,长文下乡巡视,并无不妥之处,益德又何必非得去将别驾请回来?”
张飞不清楚原因,刘备很清楚。
北伐兖州,刘备担心陈群会反对,于是向陈群隐瞒了此事;当北伐的消息传回小沛,陈群心中自然会不乐意。
毕竟,身为豫州刺史的刘备,却对身为别驾的陈群隐瞒北伐大事。虽然刘备留了锦囊,但也改变不了对陈群不信任的事实。
若张飞这个时候去问原因,必然会让这事变得更尴尬,更难相见。
张飞再欲说话时,却被关羽按住:“益德,该去清点辎重粮草了。”
“啊?怎么又是俺?俺都已经是骑都尉了,怎么还要俺来清点辎重粮草?”张飞的注意力被转移,顿时开始叫苦不迭。
俺是骑都尉!
俺是骑都尉!
俺是骑都尉!
张飞忽然一拍脑袋:“不对啊,按理说,宪和应该回来了,而且康成公不是也推荐了个贤才来小沛吗?”
刘备遂看向诸葛瑾:“子瑜,备有一好友简雍,可有抵达小沛?”
诸葛瑾点头:“简先生来了小沛后,见使君不在,就离开了。”
刘备微微诧异:“离开了?”
“简先生说,他要趁着使君未归,要游山玩水,走访徐州的风土人情。”诸葛瑾语气有些复杂,目光又看向张飞:“简先生还说,晚一点再回小沛,就不用当主簿了。”
张飞顿时如踩到了脚尖一般,跳将起来,嚷道:“俺就知道!俺就知道!宪和这家伙回来后肯定不会再当主簿的,俺们在兖州打仗,宪和却去游山玩水,等宪和回来,俺决不能饶了他!”
关羽似乎想到了什么好笑的过往,嘴角泛起笑意:“益德,你别等宪和回来后围着宪和问烤肉要怎么烤才好吃就行。”
“俺,俺,俺会行这等事吗?”张飞的语气逐渐降低。
刘备嘴角也不由泛起了笑意。
简雍虽然善于辩论议事,但行为不检。
即使在刘备面前也是伸足侧身,只管自己舒适,也因此常被人诟病为性情倨傲。
但只有刘备兄弟深知,简雍并非是倨傲,而是在刘备兄弟面前不想去装规矩,想吃就吃,想睡就睡。
由于简雍喜好美味,也时常亲自动手,尤其是在烤肉上更是一绝,经常被张飞围着询问怎么才能将肉烤得美味。
张飞见众人皆笑,于是又问:“宪和不在,那康成公推荐的贤士,俺记得叫孙乾对吧,难道也不在小沛?”
诸葛瑾点头:“原本是在小沛的,只是简先生来了后,说这游玩徐州得有个知晓路径的,于是邀公祐同游了。”
张飞顿时又炸毛了:“宪和肯定是故意的!待宪和回来,俺一定要将宪和吊起来,谁都别拦着俺!”
刘备捂着头,不忍直视。
......
风和日丽,农夫正忙。
扛着鱼竿、戴着草帽、身穿布衣如渔夫打扮的简雍,正与康成公的得意门生、儒冠长衫的孙乾,立在舟船上,沿着沂水逆流而上。
这一个多月以来,跟着简雍自小沛入彭城国,又自彭城国入下邳国,如今又自下邳国沿着沂水逆流而上人东海国,孙乾对简雍已经见怪不见了。
从小沛出发的时候,简雍是正经的儒冠儒衫,跟孙乾没什么两样。
然而沿途,简雍的装扮一直在变,农夫、猎人、流民、行商、贩夫、苦工等,也借着这些身份去跟不同阶层的人闲聊。
孙乾也是能言善辩的,但孙乾通常都是引经据典跟士人辩论;然而简雍不同,简雍能与士人辩论,也能与农夫猎人贩夫苦工的形形色色的人畅聊。
不是那种居高临下似的聊天,譬如贩夫装扮的时候,动作言行几乎跟贩夫一般无二!
看着简雍这不羁的风范,孙乾心底也是颇为羡慕的。
如从小就被严格要求要保持礼仪风度一心向学的优等生,忽然遇到了成绩虽然差但除了成绩外都有涉猎的所谓差等生一般,那种发自内心的羡慕。
“宪和,你真要以这渔民的装扮去见郑都尉吗?”孙乾不太能理解。
简雍指了指挂在舟船上又浸入了沂水中的鱼篓,不羁而笑:“这可是沂水乌鳢,最是美味。《神农本草经》中就将其列为虫鱼中的上品,配以药物,有滋补奇效。”
“《诗经》中也有记载: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亦是待客良品。”
“听这沂水河边的渔人说,郑都尉喜得贵子,又惜其妻,正高价收购上品的乌鳢,雍以渔夫的身份去送乌鳢,比公祐你这身份更合适。”
“公祐啊,不如你也如雍一样,换渔夫的装扮?雍这还有一套草帽鱼竿布衣。”
孙乾愕然,只知道简雍沿途都会跟渔夫攀谈,却不曾想简雍竟然还能探得郑牧高价收购乌鳢的情报。
“玄德公的故友,果然是非凡之辈!”孙乾暗暗一叹,侧身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