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铁厂出铁,七日后,李恽在矿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这一场宴会,除了李玮与王翩两人,朔方高层皆有到场。
李恽判断接下来,朔方将有一段相对安定的时间。
李恽已经计划利用这段难得的和平时光大力发展朔方的工农业。
“节帅,如今有了这么多的铁,士卒们的装备也该换一换了吧?”
宴会上马汉一边给李恽敬酒一边询问。
李恽哈哈一笑,“这个汝可得寻王虎,这些铁如何用可得他做主……”
王虎闻言却是笑道,“现在又不打仗,慌什么慌,这些铁得先用在耕犁和农具上……”
赵广汉起身笑道,“耕战!耕战!王虎你小子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其他人就算了……不过欠某的甲胄还是该补一补的……”
王虎闻言瞪了赵广汉一眼,“某何时欠尔这小子东西?”
赵广汉哈哈一笑,“王虎可可不能不认账,上次打逻些城之时,您可是亲口答应过的……”
王虎饮了杯酒道,“某不记得了,不作数!”
赵广汉大声道,“王虎你可不能这样欺负老实人啊!”
王虎笑着指着赵广汉哈哈大笑道,“诸君,此人之言可信乎?”
李宁和李达在一旁起哄道,“就这孺子还敢自称老实人,谁不知道就他最滑头了……”
“哈哈哈”
众人皆是大笑!
“军赏不逾月,民赏不逾时!”的道理李恽还是懂的。
宴会的最后,李恽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奖励做出贡献之人。
首先上台受赏的自然是王虎,随后则是庞云还有将作营的诸位工匠。
庞云直接被授予了从七品的武散官,因为知道他还没有妻儿屋舍。
李恽还奖励了他五间房和两名女奴。
至于其他大匠也授予了从九品的散官和三间房,女奴一人。
台下的其他工匠看着他们一个个露出羡慕的眼神,恨不得以身替之。
一些自认为技术不错的匠人更是后悔不已。
这个时候李恽对着众人高声道:“某一向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随后他当众宣读了刚刚制定的奖惩制度,这一次的奖罚不只是针对匠人,普通工人也包含在内。
台下诸多工匠一个个听着皆是眼中发亮。一个个盘算着自己能否得到奖赏。
工匠们的热情也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
……
众人在庆贺铁场出铁之时,中受降城中一群人也在密谋。
“内线传来消息了吗?”一名看似头领的人问道。
“传来了,目标每日皆会从此处经过……其身边一般会有二十余名亲卫……”
“根据内线传来的消息,目标身旁有两人需要注意……第一个是李恽的衙将赵广汉,第二个乃是叫李野的回纥人……”
那人道,“赵广汉我知道,另外一人可有仔细打探过?”
一名黑衣人道,“属下已探查过了,那李野原是一回纥人部落首领,却是回纥人中难得的勇士……”
“不过真正的麻烦却是那赵广汉,其人不但身手不凡,还是一名神箭手……且对李恽忠心耿耿!”
……
好事成双,在宴会之后不久,将作营的又在距离铁矿不过十余里的地方发现了硝石。
随后河对岸的胜州又发现了硫磺,这两种矿发现让李恽大喜。
众所周知,硫磺与硝石可都是制作火药的必须物资。
此时已经有了最原始的火药,不过因为配比的问题威力不大,只能做些烟火。
不过这对李恽来说却不是问题,“一硝,二硫、三木炭”在后世却是小学生都知道的。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李恽都没有出门,他正为朔方的未来进行着规划。
李恽计划对中受降城进行扩建,在他的计划中,未来的新城将会是朔方的军政中心。
此地作为军政中心好处是不少的,首先此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不但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而且周边还有铁、煤、硝石、硫磺等战略资源。
不但如此,从此地不管是出兵塞外还是讨伐河北、进军河东,关中都很是便利。
防守问题也不大,南面是黄河,北面有阴山,也算是易守难攻之地。
这日李恽正打算向李隆基再次上书迁朔方治所于中受降城,并请李隆基为中受降城更名。
忽然有一名将作营之人前来报信。
来人称经过几番尝试,将作营弄出了一种提高铁产量的好办法。特地请李恽前去指导观摩。
李恽闻讯心中虽然疑惑,但也没有产生怀疑。
因为报信之人,他认识,确实是王虎身边的大匠,而且前些时日自己还曾经亲手赏赐过此人。
他稍做准备后带着赵广汉、李野二人以及三十余名亲卫出了门。
李恽一行如同往常一样,从北门出了城,沿着新修的官道往矿区而去。
此时距离队伍前方约莫七八里地的地方,一群身穿皮袍之人正隐蔽在山坡的背面。
看他们的长相应该多为汉人,只有两人外貌应当是胡人。
其中一人正握着手中的弓箭,双眼紧紧的盯着山下的官道。
没过多久,一队骑士已然出现在了官道的尽头。
“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