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州修养了两日后,李恽带着高适等人继续前往中受降城。
这一次李恽并没有急着赶路,而是时不时停下来查看沿途的情况。
这一看却是让李恽更加坚定了迁移首府的决心。
整个河套乃至安北都护府地区,到处都可以见到两汉之时留下来的各种水利设施。
不但有各种各样的明渠、暗渠,就连井渠也有。
这些水利设施之完善甚至不下关中地区。
李恽不禁向高适等人感叹,“难怪汉时朔方、五原两郡可以养民百万,供养十万大军……”
因为一路不断的停下来查看情况,原本只需要三日的路程,一行人却是用了七日方才走完。
看着眼前残破的小城,李恽不禁皱了皱眉。
这时镇守使杨光带着人从城中迎了出来。
李恽与他简单的交谈了几句就随他入了城。
当晚杨光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宴会招待了李恽。
宴会之后,杨光向李恽介绍了一番中受降城此时的情况,以及发现的铁矿。
“可是已经确认过了!”
李恽郑重的问道。
杨光躬身道:“节帅放心,本地的匠人已经成功的炼出了白口铁……”
“善!”
李恽是一个雷厉风行之人,第二日他就带着人在杨光的引导下前往发现的铁矿。
一行人走了快半日,午时过后,已是来到了一座污秽的小山前。
“这就是铁矿?”李恽皱着眉向身旁的杨光问道。
“此地正是新发现的铁矿场!”
杨光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李恽点点头,率先往山中走去。
没走多远,就见一群人正恭恭敬敬的等在一座新搭建的棚子前。
“拜见节帅!”这些人一见到李恽就齐声高呼。
李恽皱了皱眉向身旁的杨光道,“让这些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诺”
答应了一声。
随即上前让管事和监工带着那些工人们继续干活。
“杨将军,这冶炼之所在何处……”
这时将作营的王虎却已是等不及了。
“节帅,诸君这边请……”
杨光不敢怠慢,立即带着李恽一行人往东面一条宽一些的道路走去。
转过两个弯,已是到了临时修建的冶炼之所。
此时正有一群匠人,在一座座简陋之极的炉子旁劳作着。
王虎迫不及待的走上前,正好这个时候,一个炉子似乎要出铁了。
“节帅,且往后!”杨光挡在了李恽前面。
李恽的目光越过杨光落在那炉子和工匠身上。
“轰”
就在这时,那名工匠在另外两人的协助下推倒了炉子。
这时炉子底部一块丑陋无比的物体显露出来。
“铁!”
“白口铁”
虽然那东西丑陋无比,但李恽还是一下子认出了它的身份。
那确实是一块铁,虽然很难看,虽然杂质很多,但那确确实实就是一块铁。
“节帅,请看……”
待那块铁冷却后,王虎带着一名当地的匠人捧着那块铁到了李恽面前。
李恽点点头,心中却有些失望,“需要多久才能炼出这样一块铁?”
那匠人道,“需要三日!”
李恽叹了口气,这时王虎却是露出了笑容。
“郎君不必失望,他们这不过是土法炼铁,如今早就有更好的炼铁方法了!”
李恽一听兴趣却是上来了。
“喔,不知有何新方法?”
王虎见李恽有兴趣,当即把自己知道的最新的炼铁方法道了出来。
李恽听着听着却是露出了古怪的表情。
王虎所说的最新的炼铁方法,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新的炼铁炉,一个是燃料。
他所言的燃料其实就是当年自己在犍为担任县令时弄出来的焦炭,而炼铁高炉也是从当年自己在蜀中烧制陶器的窑改进而来的。
待王虎言罢,李恽向杨光询问:“在附近可有发现石炭?”
在李恽的记忆中这中受降城其实就在后世的包头、白云鄂博一带,这一带应该是有大量的石炭的。
没想到杨光闻言却是诧异的道:“不知何为石炭?”
王虎当即在一旁把石炭的形状特点道了出来。
这时李恽却是注意到旁边那名匠人眼睛亮了一下。
“汝可是见过石炭?”
那匠人当即道:“听王公所言,小人似乎见过此物!”
“喔,不知汝在何处见过此物,若是真的找到此物,当记你大功一件,与军功同!”
李恽最后强调了一句。
那匠人面上却是无波无澜:“就在距离此处不远之处!”
“当真,快快带我等去!”王虎闻言却是激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