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子臻调转马头,往梁州方向去。
“再查看一下杜鹏的庄子。”
-
“这嬉溪绣可真不错。”
“这清清溪水似有般,又无般,石子鱼儿清晰可见啊。”
“你看鱼儿的鱼鳍击着水呢,就那,那波纹。”
“还真是,你看的可真仔细啊。”
“那是,我这眼神,在我们书院我射箭排第一。”
锦绣阁店外一侧空地上立着一个大屏风,一群人围在那里,有人坐着板凳,有人拿着小茶壶,还有人直接将对面饭馆的午饭拿过来,一边吃一边看。
“这屏风真好看,是她家卖吗?”
“你进里去问啊!不过你得快点,挺多人问的。”
待那人匆匆拍进去,旁边一中年男子也道:“我也喜欢这个,这还有没有其他的样式啊,我想给我夫人买个藤花带叶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她家绣花一绝,牡丹屏知道吗?”
那中年人一脸茫然:“不知道。”
“真花一样一样的,鸟语花香园的掌柜都说好。”
旁边凑上来一圈不知道的人,纷纷惊讶,“居然能跟鸟语花香园的一样好?”
“你们自己去看看呗!”
锦绣阁内,祝美心在拥挤的人群中介绍店内的绣品,富来贺忙的直冒汗,一直在补货。
唐宣诚挤过众人,走到后院,唐淇正在绣新的绣品,看见他过来,“坐。”
“姐,这是开店这十日的流水。”
唐淇看一眼单子,竟有六百两,这还没算上之前的牡丹屏。
唐淇简直不敢想,要是锦绣阁的知名度再打开些,这收入得有多少。
最近来店里的人大多是东源附近的人,放眼全梁州,知道锦绣阁的人还是非常少,但就是这么少的人也能给锦绣阁带来这么大的收入。
唐淇开始思考如何能再扩大知名度,让全梁州都能看见锦绣阁。
唐宣诚:“那得是京中大店,经营多少年了,才能全梁州都知晓。”
唐宣诚挠挠头,“姐,咱们只开张了十天。”
那你是不知道如何营销。
唐宣诚:“我其实觉得,之前那皇城里的人想让姐姐去当绣师挺好的,还安稳。”
唐淇:“你当进宫是件舒坦事吗,你看父亲天天焦头烂额的,哪个都要谨慎,倒不如自己这般自由。”
唐宣诚:“我就是看你有些辛苦,不光要做刺绣,还要忙着店铺的事情。”
“可是做好了会有成就感啊。”
唐淇让唐宣诚听大堂内传来的争相购买的声音,她又拿出一个精致的小钱匣,里面就只三个小小金元宝,还略显空旷。
唐淇:“每个月的收入抽出十两,把这个慢慢填满,这几个呢,是之前我做绣品赚的。”
一切都是从无到有的。
-
外面又响起噼啪鞭炮声,唐宣诚离开后,唐淇还在思考如何提高锦绣阁知名度呢,就被这鞭炮声吓一跳。
东源总是很热闹,只要报告市督司,就能随时放鞭炮,唐淇向外面看去,不知又是哪里有新鲜事了。
祝美心:“不是新店开张,在街角那里有个搭帐篷的地方,是飞妙仙女报名的地方。”
“飞妙仙女?”
祝美心:“就是每三年一选的飞妙仙女啊,评出来最具才艺的女子能在飞妙仙女游的时候,站在高高的花车上表演才艺,全京城的人都会围观,能给百姓祝福呢。”
就是古代选秀呗!
唐淇忽然灵光乍现,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飞妙仙女是景朝初建时的传说,据闻飞妙仙女是下凡历劫的仙女,投生的人家并不富裕,但她自学才艺又聪明能干,家中便日渐兴旺,而且她还经常帮助乡人,人人交口称赞,据说每个认识她的人都能交好运,后来她终于又飞升成仙,她在的村子也变成了富裕之乡。
景朝百姓受这个故事启发,便开始选飞妙仙女,历经许久,然后便渐渐演变成全城瞩目的形式。
“报名的人这么多啊。”
唐淇带着遇善走到报名的摊位,看见人挤人队伍长的不见头。
一旁看热闹的百姓:“当然了,获选了能有五百两呢。”
五百两!
说的唐淇都想去选了。
怪不得这么多人来选,如果光是虚名的话也许未必有这么多人来,但如果有奖金,这波不亏啊。
遇善:“小姐,咱们也选吧,我给你报名。”
遇善一听今年加到了五百两,简直眼睛要放光了。
遇善:“而且如果小姐出名了,咱们店铺也许就能龙腾虎跃呢!”
居然会说成语了,但下次别用了。
唐淇:“你确定我是出名而不是出丑,我不会唱歌跳舞,琴棋书画样样稀松,怎么参选。”
遇善很自然的点头,“嗯,那倒是。”
唐淇:?
你也稍稍委婉点呢。
唐淇还没等再说些什么,就被报名告示上的内容吸引了。
唐淇:“是石子坊和梧桐楼出钱赞助的啊。”
两家店是北汇的老店了,很有名气,出钱赞助这种大型活动也能再吸引一大批顾客,带来的收益完全能弥补赞助的钱。
羡慕。
唐淇有些泄气,想赞助这个是要有门路的,而且她现在还没有这个钱。
好急,怎么才能使劲蹭上这个热度呢!
唐淇回到店内,趴在窗边往外看,不一会有几位小姐从窗前窈窕而过,向着报名点走去。
唐淇突然眼睛一亮。
我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