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新部队后,我依靠记忆,按照自己对新军事斗争形态的理解,逐渐完善了编成方式,从班排到连营,慢慢扩大推广实施。在后来的历次军事斗争中,这支部队依靠新的编成方式,实现了战斗力的翻倍……”
“新编成方式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战斗力,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高度一致的提升战斗力。”
“比如,将步枪、轻机枪、四零火、三五榴以及重机枪编成一个班,将防空导弹、迫击炮、幺二零火箭筒编成一个班,以武器配备为引导来编成,多专业岗位混合编成的情况下,会对现在的后勤保障形成挑战。”
这个时候,李骁虎拿起面前的茶水喝了口,也留给首长一点时间思考。
按李骁虎所说的编成方式,何止是对现在的后勤保障体系形成挑战,简直是噩梦!
一个班里包含三四种兵器,一个连就是十几种,至少一个连啊,怎样来保障?
打个比方,现在保障一个步兵连的作战需要十名后勤人员,按照新编成方式的话,就可能需要三十名甚至更多的后勤人员!
而这,仅仅是新编成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之一。
现行的摩托化步兵营中,是按照主力兵器来进行日常管理和训练的,步兵连不用说,以步枪为主力兵器,机枪连则以重机枪为主力兵器,炮兵连则装备120毫米口径火箭筒和迫击炮。
作战时,机枪连和炮兵连以班组的形式配属给步兵连,由步兵连进行战时编组,以加强连或者合成连的方式投入作战。
这种方式光是说都要一两分钟,更别说作战效率。
李骁虎提出的编成方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种“平时分开、战时结合”的日常管理和作战训练方式。不经长年累月的共同训练,打起仗来肯定会出问题。
其次,新的编成方式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首长就是先看到这个优点,才引起了兴趣——从每个班的兵器配置来看,已经具备了基本地面作战单元的属性。
在人员不增加的情况下,有轻重火力,有基本防空火力,如果实现了机械化,那还得加上一个具备战场高速机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