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贞观公务员 > 第239章 看好了,这一战,将铭记史册!

第239章 看好了,这一战,将铭记史册!(1 / 2)

李世民读过陈平安所写的史册。

    也就了解了贞观九年的灭吐谷浑之战。

    故此,在算计吐蕃的时候,来了一招借刀杀人和驱虎吞狼。

    只不过,当时为了吞下吐蕃,也为了丝绸之路的稳定,没有完全吞下吐谷浑。

    当时的吐蕃虽然元气大伤,但是并没有伤到根基。

    不然,松赞干布也不可能在那时间之内,完成了迁都。

    所以,若是大唐直接占据了吐谷浑,就要重兵防守,需要镇压吐谷浑的同时,还要防备吐蕃和突厥。

    李世民思考很久,还和李靖、李勣等人在沙盘上推演了一番。

    最后得到的结论是,灭吐谷浑还需正面一战。

    那时候,并非是灭吐谷浑的最佳时机。

    故此,李世民也就选择了忍一手。

    一直到这贞观九年,李渊病逝,大唐举行国丧期间。

    慕容伏允也忍不住了。

    或者是说,李世民忍不住了。

    为何?

    因为那霹雳炮啊!

    他那秘密工坊已经制作出来足够多的霹雳炮,就等着再来一次石破天惊呢。

    再不用,工坊都堆不下去了。

这要是有一个什么意外。

    恐怕整个工坊都要被夷为平地。

    故此,李世民不想等了。

    也就按照史册上的灭吐谷浑之战的时间,让人蛊惑慕容伏允,率兵攻打凉州。

    他的霹雳炮要在这一次的战场上,再来一场石破天惊。

    他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知晓,大唐已经是今非昔比,他这位天可汗,拥有了世间最强大的武器!

    大安宫的偏苑。

    李世民看着有一些慌张的李承乾,微微有一些不喜。

    “慌什么!”

    “哪有太子闻战而慌的?”

    “你是监国太子,你都慌了,那那些大臣们该如何自处?”

    “只有你冷静地坐在那里,他们才不会慌乱,才能一样冷静地给你想对策!”

    李承乾行叉手礼道:“儿臣受教了。”

    李世民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去,让人召见李靖、段志玄、李道宗三人。”

    李勣任并州都督,一直坐镇河东道。

    突厥虽然得以分封了十二位可汗,陷入了常年的内乱之中。

    但是,有一些可汗就是艺高人胆大,或者是说,贼心不死,让人带兵进犯朔方、定襄等北关。

用李世民的话来说。

    他不需要劳民伤财地修建长城。

    再好的长城也挡不住突厥人的入侵。

    唯有派遣李勣坐镇并州,而突厥人只要是听闻李勣之名,就会吓得不敢扣关。

    故此,李勣其实一直都坐镇并州,成为大唐北关的守护神。

    效果也确实不错。

    这些年来,突厥的那些可汗,顶多是小打小闹。

    不敢真的带兵南下,攻打朔方、定襄等地。

    这急报传到了长安城。

    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已经多年没有听闻战事了。

    没有想到,那吐谷浑竟然还有胆子,率兵攻打大唐的凉州。

    这不是找死吗?

    他们可是看到了那霹雳炮的威力呢。

    京师长安的百姓们并不慌,看过了霹雳炮的威力之后,对于大唐的大军之能,那是无比的自信。

    别说吐谷浑的十万大军,就是再来十万,也都是土鸡瓦狗。

    事实上,确实是如此。

    李靖等人匆匆入宫。

见到李世民之后,行叉手礼道:“臣等,拜见陛下,陛下恭安。”

    李世民挥挥手,装作因为李渊的去世而伤心不已,精神不佳的样子。

    缓缓地开口道:“凉州告急,诸卿可有何对策?”

    李道宗和段志玄两人都看向了李靖。

    李靖只得回答道:“陛下,此战,当用霹雳炮。”

    李世民点了点头。

    “嗯,那朕就任你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左骁卫大将军、积石道行军总管段志玄凉州都督郑仁泰;岷州都督、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利州刺史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和左骁卫将军契苾何力等军进击吐谷浑。”

    李世民在这一次的灭吐谷浑之战,做出了一些改动。

    最大的改动,自然是没了侯君集、李大亮两人参与此次战斗。

    李大亮没能参与,是因为他如今被任命为工部尚书,进入了尚书省。

    所以,在李大亮离开了凉州之后,这凉州都督也就成为了郑仁泰。

    在那时候,李世民就已经开始为今天的灭吐谷浑之战布局了。

    至于没有派遣侯君集,自然也是因为侯君集后来参与了李承乾谋反一案。

    虽然,此人到底有没有谋反,还有一些存疑。

    但是侯君集目中无人的态度,持才为傲的做派,已经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满。

    故此,这一次的灭吐谷浑之战,李世民不打算让侯君集参加了。

    这样的人,给他的军功越多,也越骄傲自大,到最后可能误入歧途。

不仅浪费了军功,还会招惹是非。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次的灭吐谷浑之战,是大唐大军对外用霹雳炮的第一战。

    到时候,必定是引起天下人的关注,也必将铭记史册。

    李世民更不会把这个名扬天下、名垂青史的灭吐谷浑之战的功绩,按在侯君集的身上。

    他不值得。

    再加上,这一战用上了霹雳炮,战况也和史册上不同。

    打败慕容伏允不过是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李靖等人行叉手礼道:“喏。”

    对于李世民的这般安排,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用霹雳炮,是在吐蕃那一场石破天惊之后,就定下来的。

    当初,他们在沙盘推演的时候,也预料到了慕容伏允会反攻大唐。

    不过,那时候,他们依仗的依然还是大唐的精兵强将。

    而这一次就不同了。

    李靖等人匆匆的来,然后又匆匆的去。

    回到了府上。

    很快就接到了调令。

    拿着虎符,去了军营。

    在这期间,是一句话都没说过。

贞观九年十一月。

    李世民在大安宫躲了六个月,终于出面,举行国葬之礼。

    这一天。

    秋雨连绵。

    初秋的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肃穆与哀伤之中。

    大唐的开国皇帝,高祖李渊,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于大安宫之垂拱前殿驾崩。

    按照遗诏,本应节俭的葬礼,因李世民的孝心,变得异常隆重而庄严,最终选定在风景秀丽的献陵作为李渊的安息之地。

    李世民亲自督办葬礼的一切事宜,力求尽善尽美。

    他下令工匠按照汉高祖刘邦长陵的规格,为父亲修建陵墓,但又不失节俭之风。

    同时,他还命人雕刻了一对石犀牛,立于献陵之前,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敬仰与孝道。

    这对石犀牛,形态威严,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大唐的辉煌与强盛。

    葬礼之日,乌云低空、秋雨佛面,仿佛连上天也在为这位伟大的帝王送行。

    长安城内外,万人空巷,百姓与官员们纷纷自发前来,为李渊送行。

    送葬的队伍从皇宫出发,绵延数里,浩浩荡荡,气势恢宏。

    队伍最前面,是数十名身着皂衣、头戴孝帽的杂役,他们手举长幡,为整个葬礼队伍开道。

    紧随其后的是一支由数百名士兵组成的仪仗队,他们手持长矛,身披铠甲,步伐整齐划一,显得庄严肃穆。

    在仪仗队之后,是载着李渊棺椁的灵车,由八名壮汉缓缓抬行。

灵车之上,覆盖着华丽的绸缎,上面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灵车两侧,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方相”队伍。

    他们身着玄衣朱裳,头戴面目狰狞的面具,手持戈盾,负责为葬礼队伍开路并驱赶邪灵。

    他们的出现,让整个葬礼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庄重。

    随着送葬队伍缓缓前行,终于来到了位于三原县北部的献陵。这座陵墓依山而建,气势磅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位帝王准备的安息之所。

    在陵前,李世民亲自为父亲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

    他手捧香烛,缓步走向灵车,向父亲的棺椁深深鞠躬,眼中满含泪水。

最新小说: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你出轨在先,我离婚你哭什么 心匣[刑侦] 无敌!开局至高神修为,灭诸神! 穿成哥儿下一秒 0852 软骨 长城守夜人,签到八十年,人族当兴 霸总特助拒绝007 重生后我成了前任的小婶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