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贞观公务员 > 第238章 凉州急报,边关告急

第238章 凉州急报,边关告急(1 / 2)

二代们就应该有一个二代的样子。

    身份不同,他们将来的成就也会不同。

    或者说,父辈给他们定下来的成就早已经注定了。

    李世民把李恪、李泰当做是李承乾的磨刀石,那么,李恪和李泰两人再怎么努力,最后的结果也已经注定了。

    长孙无忌把长孙涣、长孙濬当做是长孙家的另一个未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长孙冲能守家,只要是站稳了队伍,就不必担心未来。

    所以,他安排长孙涣和长孙濬进入了将作监,学会了手艺,在以后当一个工匠,或者是说,国之重匠,也不成问题。

    以前,将作监少匠可能没什么出路。

    如今的将作监少匠绝对能够以功获得爵位,甚至是进入工部,又或者是进入几座大唐重要的工坊。

    比如,鞍山炼铁厂,这里有着大唐一半的钢铁产量。

    大唐国家工坊这个概念已经有了,也就是说,朝廷出资建立的工坊,还设立了官署,隶属于工部,由工部直接管理。

    这个炼铁厂冶炼出来的钢铁,会支撑将作监的用度,也会支撑地方上工程建设的用度。

    关键是,将作监是要给钱的。

    房玄龄看了看自家的二郎,摇了摇头。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聪明一世,怎么就生出来了两个不成器的儿子。

    大郎房遗直还算是好的,性情温和、与人无争,却又感觉呆板实诚,城府不深,难当大任。

    二郎房遗爱就不必说了,从小就比较壮实,如今十岁的年龄,每日就知道吃,还上蹿下跳,喜欢拆家。

    房玄龄本来是想要把房遗爱送去将作监那边打铁,可惜,年龄太小,对方没要,给送回来了。

房玄龄如今也是对二郎房遗爱每天在家中舞刀弄枪、上蹿下跳有一些深深地无奈。

    在长安城的晨曦中,房府内静谧而庄严,一缕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书房的案牍之上。

    房玄龄此刻正端坐于书桌前,手中紧握着一卷泛黄的古籍,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凝重。

    他心中盘算着,今日要借这晨光,对儿子房遗爱进行一次深刻的教诲,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儿子,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房遗爱性格中多了几分纯真与憨直,少了些世家子弟的机敏与城府。

    这个性子,若是在寻常人家,也可当一个庄稼汉,或者是打铁、屠夫什么的,也能养活自己。

    可是,生在他房玄龄的家中,以后必然会卷入朝堂之争。

    除非,以后真的让他学一个手艺,然后离开长安,远离朝堂纷争。

    房遗爱其实热爱武艺,对诗书礼仪则不甚上心,这让房玄龄既感欣慰又忧虑重重。

    欣慰的是儿子性情纯良,无争权夺利之心;忧虑的则是这样的性格,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上,恐怕难以立足。

    “遗爱,来书房,为父有话与你说。”房玄龄的声音温和而有力,穿过庭院,传到了正在后院练习武艺的房遗爱耳中。

    房遗爱闻言,匆匆擦拭去脸上的汗珠,整理好衣衫,便大步流星地走进了书房。

    他看见父亲正襟危坐于书桌前,就有一点儿害怕地不敢上前。

    “父亲,您找我?”房遗爱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上前,行礼问道。

    房玄龄微微一笑,示意儿子坐下,然后缓缓开口:“遗爱,你可知为父今日唤你来所为何事?”

    房遗爱摇了摇头,憨憨地直接说:“孩儿愚钝,还请父亲明示。”

    房玄龄轻叹一口气,心中虽有无奈,却也更加坚定了要教导儿子的决心。“遗爱,我房家世代忠良,你既然为房玄龄之子,不能只会舞刀弄枪。”

说着,他指了指桌上的古籍,“这些,是为父精心挑选的兵法、历史典籍,你需认真研读,以增长见识,提升智慧。”

    然而,房遗爱听后,眼中却闪过一丝迷茫。

    他自幼喜爱舞枪弄棒,对这些枯燥的文字实在提不起兴趣。“父亲,孩儿愚笨,怕是读不懂这些高深的书卷。孩儿还是更喜欢骑马射箭,保家卫国。”

    房玄龄闻言,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房遗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可是不读书怎么行呢,不读书不识字,就是一个莽夫。

    “遗爱,你可知‘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武艺虽好,但若无学识相辅,终难成大器。为父不求你成为文治武功皆备的全才,但至少要能读书识字呀,以免日后为人所欺。”

    房遗爱低头不语,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可是,他又不敢忤逆了房玄龄。

    看着房遗爱就这么低着头,不说哈。

    房玄龄只觉得一阵心累。

    老大耿直,老二憨厚。

    房家之未来,恐怕也能一眼看到了。

    房玄龄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挥挥手,深感无奈地说道:“算了,你出去吧,为父也就不为难你了。”

    房遗爱一听,连忙抬起头,憨憨地笑着道:“阿耶最好了。”

    说完,起身就跑出去了。

    房玄龄再一次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

    陈平安点了点头。

    对于长孙涣、房遗直等人最近的学业表示满意。

说起来。

    这些二代之中,也就长孙涣、房遗直、虞昶(chang)、杜构、魏叔玉、魏叔瑜、萧钺(yue)等,算得上是还能教一教。

    而尉迟宝琳、高至行、柴令武等人则是无心学习,甚至是看不上将作监少匠这种官职。

    而程处亮、程处弼等则是志不在此。

    陈平安也不会强求他们这些二代们,都能够进入将作监,都可以学会将作监的各种知识,成为将来发展将作监,推行科学之道的人选。

    在他看来,科学若是和政治有了牵连,就会失去他的作用。

    科技应该是为所有人谋福利,是为了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而提供工具和依据以及道理的。

    而不是为了政治,为了某个人升官加爵,为了某一个人心中的野心而服务的。

    陈平安也从这些二代们发现了一位还算是可造之材的人,此人便是虞世南的儿子虞昶。

    此人在学习能力上,比长孙涣还要强一些。

    若论在将作监的学习状况,此人当为第一,杜构为第二,然后是长孙涣、魏叔玉两人,再然后是房遗直、萧钺等人。

    虞昶也就得到了陈平安的重点关照,当然,对于这些二代们,也没有区别对待。

    不会因为他们的父亲,也不会因为他们的未来如何,就会轻视了谁,又或者是冷落了谁。

    虞昶是因为他本身的学习能力强,对于将作监这边的诸多研究项目,也是非常感兴趣。

    当然,在了解将作监的运作之后,这些年轻的二代们,大部分其实都是很感兴趣的。

    只能说,每一个男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理科梦。

    阳光透过古朴的窗棂,洒在将作监宽敞明亮的大厅之中。

虞昶身着儒衫,随着一众二代们进入了最新建立的一座工坊中,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他环顾四周,只见工匠们或低头雕琢,或热烈讨论,各式图纸、模型散落其间,展现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此等景象,真乃前所未见!”虞昶不禁轻声赞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

    他缓缓走向一位正在调试复杂机械的老匠人,恭敬地问道:“老丈,请问此为何物?竟能如此精妙地运转?”

    老匠人抬头,见是虞昶,微微一笑,停下手中的活计,解释道:“公子有所不知,此乃我辈最新研制的‘水转连磨’,利用水力驱动,可同时带动数台石磨运转,大大提高了粮食加工的效率。此乃格物致用之典范,既节省了人力,又促进了农耕之发展。”

    虞昶闻言,眼中光芒更甚,他绕着机械细细观察,不时点头,赞叹道:“妙哉!妙哉!真乃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我原以为格物之学不过是纸上谈兵,未曾想竟能如此贴近民生,造福百姓。”

    这时,田季走过来,说道:“将作监不仅致力于实用技术的研发,更鼓励创新思维与跨界融合。比如那边正在研究的‘指南车’,便是结合了天文与机械的智慧,旨在为行军打仗提供方向指引。”

    “赵王之智慧,我们一生都学不完。”

    “你们既然被安排在这将作监,那就好生地学,到时候,你们就会发现,这世上很多很多的真理。”

    虞昶等人闻言,点了点头,又立刻被一物件吸引,快步走向“指南车”的展示区,只见一辆小巧的木质车辆,无论如何转动,其上的指针始终指向南方,不禁啧啧称奇:“此等奇技,若非亲眼所见,实难相信。看来,我需更加勤勉学习,方能不负此间所学。”

    指南车是航海必须的工具,每一只舰船上面,都需要配备一个。

    以免他们在海上航行的时候,万一掉队了,迷失了方向,还有一个指南车,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向着什么方向航行,能够靠近海岸。

    这指南车上用的就是磁铁。

    田季也向众人展示了一下磁铁,简单地讲述了一些磁这个概念。

    而在工业园中。

    李世民在六月中旬下令,将作监这边一切照旧,不得耽误了项目的研究。

    而陈平安也就在六月底,确定了一个长期任务。

    那就是发电机。

唐朝能够造出来金丝,还能用来缝制衣服。

    那么,做出来铜丝也不是不行。

    最简单的发电机,就是转子、轴承、磁铁,外加一个机械动力。

    这个其实并不难。

最新小说: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你出轨在先,我离婚你哭什么 心匣[刑侦] 无敌!开局至高神修为,灭诸神! 穿成哥儿下一秒 0852 软骨 长城守夜人,签到八十年,人族当兴 霸总特助拒绝007 重生后我成了前任的小婶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