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贞观公务员 > 第114章 李世民:千年之后的税,真多啊

第114章 李世民:千年之后的税,真多啊(2 / 2)

    六月、七月这两个月的时间,胡商买走的茶叶,就已经是前面五个月的总和了。

    而等到手摇式纺织机的推广,布匹也增产了。

    粗布直接被迫降价。

    以至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把库存清理的差不多了。

    而这期间,收上来的商税也不少。

不过,唐朝的商税收取是比较杂,没有一个实用的标准,属于是适时。

    陈平安倒是有心想要弄出一个大唐税务局出来,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又不是在税务的单位上过班,根本就不了解那一套复杂的程序。

    陈平安看完之后,归还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问道:“如何?”

    陈平安思索了一下,还是实实在在地回道。

    “陛下,在千年之后,国家设立了一个专门收取税务的官署。”

    “并且还规定了一套章法。”

    “在工业得到发展,农业也已经基本稳定之后,还取消了农业税。”

    “不仅如此,后来,人均每一亩田地,会得到国家的耕种补偿。”

    “也就是好让百姓可以买种子,买化肥、买农药,用于耕作。”

    “个人所得税,商业税、工商税、房屋税、车辆税等各项税,用来支撑国家建设。”

    “不过,臣对税务方面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会收取这些税费,至于如何收取,又是如何计算,又是如何监管等等,臣也不得而知。”

    李世民听了,微微蹙眉。

    陈平安说的那些税,是真的比较多,比他现在收取的税费还要多。

    “这岂不是苛捐杂税?”

    “百姓愿意缴纳吗?”

陈平安回道:“陛下,这些税费看起来很多,可是也并不是人人都要缴纳。”

    “比如个人所得税,这个是对于收入相对比较高的人有效,有一个标准。”

    “比如,一个人一个月收入是六千文,那就要缴纳六百文左右的个人所得税。”

    “至于房屋税、车辆税,是百姓们在购买房屋和车辆的时候,需要缴纳的购房税、购车税。”

    “既然能够买得起房,自然也能缴纳的了购房税。”

    李世民眼馋了。

    “陈卿,你觉得,朕现在收取购房税,如何?”

    陈平安连忙回道:“陛下,臣以为不妥,一来,千年之后是高楼大厦,一栋楼几百户。”

    “房屋成为了家庭的必需,很多家庭奋斗一生,可能就为了一套房。”

    “如今之大唐,若是征收购房税,那么很多百姓可能宁愿租房,也不会买房了。”

    “这样一来,其实是阻碍了发展。”

    “因为在千年之后,房地产商业,也就是建造房屋的工程,养活了百万民工。”

    “大唐如今还是徭役为主,还没有农民工这个说法,农夫基本上就相当于是徭役,成为了免费劳动力。”

    “他们创造出来的价值确实很大,可是有利于国家,却不利于百姓。”

    “千年之后,百万农民工,在农忙时节回家种地,在闲暇之时,出门打工。”

    “他们建造起来一栋又一栋的房屋,也修建了一条有一条的高速公路、国道、县道等路线,也进入工厂,纺织、炒茶、造纸等等。”

    “所谓工业大国、工业强国,其实也就是人人都能有一个工作的岗位和机会,都有钱赚,也都能从事生产。”

    “这也相当于是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也就是民富国强。”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

    又是顶好的国策,却不能实施。

    “工业大国、工业强国……。”

    “朕也想要如此,可建造一个科学院,推广科学之道,都难以做到,又和谈什么工业强国?”

    陈平安回道:“陛下,如今也才贞观元年,臣来此,也不过是八个月的时间。”

    “千年之后的王朝,用了三十年,才实现工业强国之目标,并且赶超其他国家。”

    “陛下,五年规划已经有了,按照规划,一步一步走下去,一定会实现工业强国之目标。”

    李世民有一些心烦意乱地挥挥手。

    “嗯。”

    “朕知道了。”

    “今日议事,就到这里吧。”

    “你且先回去。”

    陈平安抱拳道:“喏。”

    等到陈平安离开了大殿,李世民又拿出了史册看了起来,前面还好,看到麟德元年的武氏垂帘亲政,就容易一口气堵在心口,难受的要命。

    恨不得直接撕了这史册手稿,泄泄心头火。

    最后还是忍住了。

    把史册锁进了箱子里面。

又拿出了地球仪。

    只有看到这个的时候,李世民才能让自己不去想麟德元年武氏垂帘亲政的史册。

    “大唐、突厥、高丽、吐蕃、吐谷浑、天竺、波斯、大食……。”

    李世民一一认着地球仪上标注的一些帝国。

    想着陈平安当初献上地球仪的时候,简单地介绍过,昆仑奴就是来自于一个大陆。

    而在西方,已经有帝国开始了航海,并且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陈平安在史册上也提到过,有一位佛门僧人,从长安出发,顺着河西走廊,出关,到西域之地,从西北一路步行,到达了天竺。

    在那里,得到了大乘佛法,然后回到了大唐关内,开始弘扬大乘佛法,也因此被世人称之为圣僧。

    李治对这位圣僧都要尊敬七分,甚至是开始信佛。

    然而,李家得江山,为了正统的说法,是自诩为道家圣贤李耳之后啊。

    李治怎么能够因此而信佛起来了呢?!

    只能说。

    李世民对李治的不满,以至于李治做什么,那都是容易引起他的看不惯。

    不过,那位佛门的和尚从长安出发,可以到达天竺。

    那么,大唐的商贾能不能也顺着这条路,到达天竺呢?

    李世民不是想要大乘佛法,而是想要天竺的黄金、玉石,甚至是人。

    徭役不可行。

    昆仑奴什么的,应该可以替代徭役吧?

又转了一下地球仪。

    李世民看着东、瀛,又想到了陈平安有言,明朝好像有倭、寇之患。

    还有什么遣唐使,偷学了大唐的很多手艺,回去壮大了自己。

    这个小岛,距离大唐不远,若是可以的话,能不能和其通商,赚取他们的金银珠宝呢?

    被武氏垂帘亲政给影响到了雄心,好在,最后又被矫正了过来。

    李世民似乎想要通过扩张、通商等手段,来给自己找点事儿做。

    用陈平安的话来说,多赚钱、搞基建。

最新小说: 无敌!开局至高神修为,灭诸神! 穿成哥儿下一秒 0852 软骨 长城守夜人,签到八十年,人族当兴 霸总特助拒绝007 重生后我成了前任的小婶婶 嗷呜!你的豹来喽 穿成太子外祖母,我带全家立人设 藏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