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贞观公务员 > 第115章 月饼

第115章 月饼(1 / 2)

陈平安在回去的路上,回想着自己讲述麟德元年的武氏垂帘亲政,李世民的反应确实很激烈。

    又想到李世民最后问出的几个问题,也似乎符合他的心境。

    愚公移山的时候,愚公说,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可是,他又能够活多久呢?

    他死了之后。

    他的儿子确实是会继承他的移山之大志。

    可他的孙子长大以后,还会坚持下去吗?

    就不会因为移山看不到尽头,选择搬家而不是移山?

    相对来说,搬家似乎才是更容易一些吧?

    就算是外面的田地都是有主的,可天下之大,就不能出王屋山而选择其他山头小一些的地方开荒居住吗?

    苦一代人,和代代人都要吃移山的苦,谁的利更大一些呢?

    李世民可以教导出来一位守成之君,让李承乾守住他打下来的江山。

    就能够保证李承乾七老八十以后,还能坚守本心,还能用心教导出来下一位守成之君?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

    大唐就能保证在以后,不会出现昏君?

    陈平安当时其实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既然不能保证代代都是明君,那就不要皇帝了呗,走其他的路。

    不过,也就是吐槽一下。

    在这样一个时代,在儒家之学说深入人心,在皇权至高无上的理念深入人心的时候,你不想当皇帝,有的是人想要当皇帝。

走另外一条路,也会在百年之后,出现一个枭雄,杀出一条血路,最后登基为帝,是为天下至尊。

    想要走另外一条路,就必须开民智,让人人如龙。

    这时候,大家都不傻。

    什么是太平,什么是压迫。

    百姓的心中都会有一杆秤,会从中衡量利与弊。

    而现在的百姓愚昧无知,他们只知道,谁能够给他们一口吃的,谁能够让他们安居乐业,那谁当皇帝,他们都支持。

    或者说,他们只是苟活……。

    “不过,陛下后面那番话,似乎别有深意呀?”

    陈平安还是感觉不对。

    挠了挠头。

    突然瞪大了双眼。

    “靠!”

    “我明白了。”

    陈平安低呼一声。

    本要继续开口,可看了看前面拉着人力车的张超,还是算了。

    历史上,李世民就喜欢吃一些丹药,那时候,道家的炼丹术也很盛行,就连孙思邈都喜欢炼丹。

    李世民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想要长生。

所以,李世民后面那一番话,是在试探他,想要看一看,他陈平安有没有长生之法。

    “呼……。”

    好在,自己回答的还算合格,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

    李世民应该也是看到了他的真诚,才会没有直接问出来,反倒是接受了他的建言。

    不过,还是要想办法提醒一下李世民。

    你在历史上之所以五十多岁就病死了,就是因为吃了太多的丹药。

    很有可能重金属中毒了。

    要是不吃那么多的丹药,或许还能活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吧。

    毕竟,长孙无忌死的时候,已经是六十五岁;程咬金死的时候,已经是七十六岁。

    李世民要是开始养生,肯定能够活到六七十岁。

    当然,若是他一直坐在那皇位上,一点儿都不想放权,不想挪位子的话。

    那就只能是苦一苦李承乾了。

    他要当四十多年的大唐皇太子。

    ……

    转眼,距离八月十五,还有三天的时间。

    中秋佳节。

    李世民要在这时候,举行中秋宴会,还要与民同乐。

    整个京师都已经开始为中秋佳节开始筹备起来,挖凿暗渠的工程,都开始加夜班,好快一些完工。

也已经进入了收尾工作,把整个长安城的所有坊间周边暗渠联通起来。

    其实,也就是一个下水道,也没有多大。

    不像是西方那边,下水道和地道差不多,几个人行走都不成问题。

    那个成本实在是太大了。

    再加上,长安城周边有护城河,城内若是挖凿那么深的下水道,很容易渗水,成为地下河。

    到时候护城河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长安城的防御。

    再加上,真要是挖凿那么大、那么深的下水道,需要的人力、财力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世民登基之初这段时间,大唐朝廷还是比较穷的。

    为了休养生息,也为了安抚民心。

    大唐实行轻徭薄赋等仁政,收上来的税费很少,还要支撑各种花销。

    国库也没几个钱。

    能够挖凿排水沟、下水道,几条大型暗渠,已经是现在尽可能的极限了。

    长安城的空气为之一新。

    再加上东西两市的分化,胡商的骆驼队、商贾的马车商队也不再进城了。

    长安的风貌也为之一新。

    蓝田县公府邸。

    陈平安正在和吴依依还有几个厨娘一起,制作月饼。

而关于月饼的传言,其实也有不少。

    有人说,是隋朝末年裴寂发明的,为的是作为军粮使用,后来传开了,就有了月饼。

    也有一些明确的记载,月饼出自于南宋时期。

    当然,陈平安更相信后者,因为他问了好几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月饼。

    不仅如此,若月饼真的出自于隋末唐初,那作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在写中秋诗歌的时候,肯定会把月饼写进去的啊。

    可纵观唐诗三百首,也没见到月饼一词。

    “豆沙馅儿的要多做一些。”

    “这个味道不错,肯定会受欢迎。”

    “就是这蔗糖还是太少了。”

    “整个长安,也就只能买到这么多糖,并且,价格还比较贵,不买也不行,不加一点儿糖水,就没什么味道。”

    陈平安正在和吴依依一起做馅儿。

    敬晓月则是负责包。

    她虽然已经很少孕吐了,不过,也不能闻有一些刺激的味道。

    月饼馅儿的味道就有一些香甜,她闻了之后,就会有一点儿反应。

    陈平安调好了红豆沙馅儿,又开始调绿豆沙馅儿,还有桂花、茉莉花等。

    至于什么五仁月饼、咸肉月饼什么的,都不在陈平安的名单之列。

    五仁月饼不不会做,咸肉月饼不可能有。

    这不是什么甜党和咸党之争。

而是因为,月饼就一定是甜的。

    月饼象征着团圆,自然是要甜甜蜜蜜才对嘛。

    陈平安一边调制绿豆沙馅儿,一边对敬晓月说道:“等到这月饼做出来之后,你也拿一些包好,然后让张超送给元忠兄。”

    陈平安这是让敬晓月送一些月饼回娘家,也算是亲近之意了。

最新小说: 0852 软骨 长城守夜人,签到八十年,人族当兴 霸总特助拒绝007 重生后我成了前任的小婶婶 嗷呜!你的豹来喽 穿成太子外祖母,我带全家立人设 藏匿你 诸天订单:客串角色就能获得奖励 道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