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时候。
文字确实能够唤醒一些人。
字里行间给人灌输的思想,总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这也是为何,报纸在那个年代的作用非常大,甚至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性产物。
陈平安在大唐邸报上面发表的文赋,代表着的也算是官府。
唤醒的是人们对于往昔那战乱年代的追忆,也是对如今盛世的一个肯定。
百姓们的心中都有一杆秤。
大是大非上面,只要是引导了,想明白了。
他们就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都是从那个战乱的年代中活下来的人,好不容易迎来了贞观盛世,谁又愿意再回到过去呢?
凡是破坏盛世的人,那就是人民的敌人!
凡是敌人,就应该被消灭!
一时间,百姓们纷纷当起了暗桩。
很快,百姓们的举报就到了官府,到了大理寺。
还真的提供了不少的线索,然后很快就抓到了第一响的幕后主使,也就是想要刺杀高士廉的人。
乃是当年窦建德的余孽。
隋朝末年,窦建德在山东举旗造反,形成了比较大的势力,并且自立为王。
那时候,窦建德在山东很得民心。
虎牢关一战。
窦建德兵败被抓。
李渊下令斩首示众。
没有想到,快二十年了,竟然还有人想要为窦建德报仇。
而这人也不是别人,正是窦建德的养子。
当年,窦建德兵败虎牢关,他的部下们就想要推举这位养子继承夏王之位,继续割据一方。
然而,齐善行却坚持散伙。
窦建德的尚书右仆射裴矩等人,也是犹豫不决,听到齐善行要散伙,最后也都被说服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
窦建德的养子似乎还是没有死心。
或者说,他可能快要忘记了这个仇恨。
只不过,火霹雳的出现,又点燃了他心中的仇恨,想要用火霹雳来复仇。
当然,看起来是复仇,实际上,也不过是想要满足自己内心中的野心罢了。
而能够发现窦建德的养子的踪迹,以及他谋划刺杀高士廉。
也是因为来自于百姓们的举报,有人见到了窦建德的义子,买了一些硝石。
同时,他的邻居以前还闻到了一些刺鼻的味道。
京师戒严之后,这味道才散去。
现在一想。
这不就是火霹雳的味道嘛。
所以,经过了朝阳群众的举报。
大理寺这边很快就抓住了窦建德的义子,都没有怎么审讯,他自己就直接招了。
李世民看完了供词,直接下令,斩首示众。
没的话。
也不用等到秋后斩首了。
直接就是立即执行。
因为火霹雳牵扯实在是太多了,不用重罚,不足以震慑那些宵小之辈。
只不过,到现在为止,樊楼惨案还是没能查出来,到底是何人所为。
能够弄出那么大的动静的,火霹雳的原料就不少。
能炼制出来这么多原料的人,就不是一般人,肯定要有钱,其次也要有人手。
不然,不可能在京师全面戒严的情况下,还能够弄出这么多的火霹雳。
除此之外,那一天,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把货物放在了樊楼中的行脚商。
因为樊楼的废墟中的人,都是身家清白,都能够查到户籍,也都不太可能是把火霹雳放在樊楼中,最后制作出来这么大的动静的人。
那就证明,做这件事情的人,在放好火霹雳,引燃了之后,还能快速逃离。
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毕竟,一旦引燃了,这线除非比较长,不然,烧起来非常快,很快就能炸起来。
但是线太长了,要是被人发现,也能及时地掐断了,灭了火。
樊楼的废墟中似乎不存在凶手,而凶手引燃之后,还能安然逃离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线索实在是太少了。
到目前为止,无法查出来什么。
但是李世民已经不想等了。
所以,对于已经掌握的情报,对那些炼制出来了火霹雳的人,能收编就收编。
不能收编,直接杀了。
不仅杀了。
还要在大唐邸报上报道出来。
这些人出身于何地,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炼制出来火霹雳的大致过程,以及想要用火霹雳做什么。
陈平安的建言,这件事情上,朝廷没有必要隐瞒什么。
坦诚以待,让百姓们了解其中的是非曲直、明白朝廷为什么杀了这些人。
百姓们看了,还是会理解的。
如若藏着掖着,百姓们才会更加地去猜测,而他们的猜测,往往都有着主观臆想。
所以,没必要瞒着。
果然,这一期的大唐邸报一出来。
百姓们看了之后。
都觉得杀得好。
这些人就是破坏盛世的人。
这些人都是狼心狗肺的恶魔。
他们竟然想要用火霹雳来破坏盛世,犹如一个疯子,只为了杀人。
那这样的人。
朝廷杀了,就是伸张正义!
“杀得好!”
“这些个恶魔,为了一己私利,却要杀害无辜的百姓,这样的人,就该直接杀了。”
“不然,留着他,始终是一个祸害!”
包括国子监的学子们看了大唐邸报,也是拍手叫好。
总算是找到了这些个贼子。
要是能够找到樊楼一事的幕后凶手就好了。
这样就可以给樊楼的那些死者们一个交代,也能够解决一个非常大的隐患啊。
不然,他们都不敢出去乱逛了。
这要是晚上睡在明月楼。
突然就炸了。
岂不是要英年早逝?
李治看完了大唐邸报,也是愤愤不平。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盛世,这些人却不知道珍惜,还想要破坏,当真是人神共愤!”
“真不敢相信,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人。”
“就为了一己私利,却不顾他人死活,把火霹雳放在了樊楼下,杀死了一百多人。”
“这人实在是太可恶了。”
“恨不得把他凌迟处死!”
李治也是真的痛恨这种人,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为非作歹。
陈云烨轻声道:“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样的人确实不应该让他活着,他的内心永远得不到满足,就算是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可能今天得到了,明天就要得到更好的。”
“永远不知道满足,永远也填不满他内心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