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城郡逗留了二十余日,李昭留下了苏定方、韩世谔。
他将苏定方擢升为汉中道行台兵部侍郎,给他安排好了征兵员额,随后带着李袭誉、李靖返回了南郑。
刚刚行至黄金城,南郑城中张亮布置的探子就向东迎来,递上消息,说段纶已多次前往城中民部催促粮饷,打算尽快启程南下。
在李昭前往西城郡的大半个月里,段纶则带了五百兵卒去了阳平关。这里是汉中桥头堡,汉中盆地的重镇大门,当年让曹操都望而兴叹的险关。
随着李昭主动出让,段纶率兵驻守,双方算是默契的做了交接。
此时段纶安排好了守将早已返回南郑,却苦等李昭不回。他催促尽快启程入蜀,手头另外五百人,是准备接手剑阁关的。
李昭看了信报摇摇头,对那探子递了消息,让他通过张亮的情报网传信给成都的武士彟、韩昭。
他自己没太着急,仍旧慢慢悠悠的向南郑回转。
反正他临走前已对南郑上下都作了交代,他未回南郑之前,一粒粮食都不能拨给段纶。没有粮食,他这五百人哪儿也去不得。
看信时,李靖和李袭誉还在一旁商量,讨论着南郑向东的沿途驿道修葺。
李袭誉虽然身份不俗,但却是个实干者,听闻李靖的要求后立刻估算出了大致的成本和工期,甚至还捋出了后续维护的人力。
李昭听闻后摇头劝慰道:“茂实,不忙把计划做的这么详细。这向东的驿道重要,但短期内用不上。我至少一年之内不会向东用兵。”
李靖、李袭誉两人听罢面面相觑,后者叉手问道:“主公,既如此,我们此行安排得这么周密,又让定方兄于西城郡选锋练兵,所谓何来?”
李昭脚掌跺了跺船板:“李孝恭、马元规此时正在招抚南阳,下一步就是上庸,还要向东去经略山南其他诸地。
“他们堵住了动向路口,我暂时便动弹不得。
“可,准备是要做好的,万一他们败了呢?”
李昭说罢,有些孩子气的眨了眨眼。
李靖两人还是不明所以。此时大唐威名正盛,招抚之下谁人还愿顽抗?即便抵抗,这马元规手头也有兵马,如何就能败了?
若是不败,他们来西城这一路所做的种种努力,岂不都是白费?
南阳郡,冠军城。
一路东来的招抚使队伍被阻于城外,副使马元规此时正在帐篷中焦急得踱步。
他们一路向东巡略,上洛郡、淅阳郡都已归降,可南阳郡丞吕子臧却仍旧坚持不降,率军驻冠军城抗阻唐师。
马元规此前已派了一队信使进城,结果有去无回,此时他又派了一队信使向东,希望能赶在年节前招抚南阳郡。
毕竟,他身后还跟着宗室贵人李孝恭,他这先锋副使是成是败干系重大。
不光是这趟差事办的如何,更决定了他以及李孝恭所能揽下的功劳和未来在李唐朝廷中的地位。
升官发财的关键时期,惜时如金啊!
很快,哭喊声在帐外响起,马元规闻声一惊冲了出去。
帐外,被派去的三个信使只有一个回来,却是没了耳朵,两边脸颊都是鲜血淋漓。
在他手上,此时拎着足足五颗人头,竟是连同上次派去冠军城的使者都被吕子臧杀了!
“皓首老贼,安敢如此!?”
马元规勃然大怒,猛地拔出腰间佩剑。
可看着远处城墙高耸的冠军城墙,他复又泄了气。挥手让那伤了的信使自去寻郎中医治。
原本顺风顺水的山南招抚,就此被阻于南阳。
有着武当山、密林等横断南北,阴城守将也与吕子臧遥相呼应。襄阳、房陵、春陵、汉东几郡便无法与李唐联系,此时仍旧高挂隋旗。
马元规等人要想触达这些郡城,要么派信使偷偷潜越,要么就只能自汉中绕道,取上庸而进。
想到那个用关中换了汉中的巴蜀公,马元规一拍额头,很快息了心思。
若是求到这人头上,怕是自己和李孝恭要付出的代价不会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