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恒的问题,马科疑惑道;“大顺最大的敌人不就是大明吗?现在大明已经亡了,还有谁能配成为大顺最大的敌人?”
“难道李大帅说的是张献忠吗?如果是张献忠的话,那就未免太高看他了。据我所知,张献忠之前数次与李闯王争锋,都是失败的那一方。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放弃湖广和江南这等膏腴之地,跑到四川来偏安一隅了。”
项国瓒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看那表情显然也是认同马科的说法。
李恒摇头道:“马将军这样征战多年的宿将都这么认为,可想而知天下还有多少人也是这样的想法。也正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这么想,所以不久的将来中原江山,华夏社稷才会陷入山崩地裂,百姓倒悬的水深火热的境地。”
听到李恒说的如此严重,马科眉头紧皱,突然道:“莫非李大帅说的最大的敌人是关外的建奴?”
项国瓒也看了过来。
李恒点头严肃地说道:“正是建奴。大明与建奴在辽东对战多年,不仅没能剿灭建奴,反而让建奴越发的强大起来。如今建奴已经成了气候,而且征服了蒙古各部,以及朝鲜,现在正在虎视眈眈地觊觎我中原江山。”
“李自成却狂妄自大,完全忽视了建奴的威胁,反而将注意力放在了追杀大明残兵以及对付张献忠身上,完全是颠倒主次,本末倒置。一旦建奴入关,必然与大顺争夺天下。大顺军虽然看似强大,但是却从来没有跟建奴交过手,根本不知道建奴的厉害之处。更重要的是,大顺军全军上下都非常轻视建奴,完全没有跟建奴交手的准备。届时,必然会兵败如山倒,一路惨败,最终亡国覆灭!”
听着李恒语气笃定,神情严肃,马科也不由的面色凝重了起来。
他想起之前松锦大战的时候二十几万明军被数万建奴杀得全军覆没,丢盔弃甲的事情来,心中已经开始倾向于相信李恒的判断了。
但他还是犹豫道:“可是建奴要想入关,必然要经过山海关。而山海关如今正在山海关总兵高第手中。同时,还有吴三桂率领的数千关宁铁骑镇守。关宁铁骑可是跟建奴厮杀多年的一支劲旅,吴三桂本人也是一员虎将。
我离京之前,听说高第还有吴三桂等人都已经向大顺皇帝上表请降,而且大顺皇帝也已经派了唐通去接管山海关,吴三桂和高第等人也带着部下前往京城觐见大顺皇帝。建奴虽然悍勇,但是全族能战之兵加起来也不过十万之众,而大顺军如今光是在北京城就有五十万大军。建奴此时入关,岂不是自讨苦吃?更何谈覆亡大顺?”
李恒冷哼一声:“吴三桂?高第?我如果料想不差,吴三桂早就投降了建奴,并且引了清兵入关。而且此时极有可能你口中的大顺皇帝李自成早已经从北京败逃回了西安城。此时的北京城早已经被建奴所占据!”
此话一出,如同石破天惊!
众人全都霍然变色,惊愕无比地看向李恒。
马科失声道:“李大帅,你是如何得知这些事情的?难道全都是你的猜测吗?”
李恒沉声道:“马将军,我如何得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从北京出兵后一直都在赶路,自然无法得知这些消息。但是如果你此时派人回汉中,回西安去打听一下就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了。”
马科知道李恒说的很有道理,自己这一路行军,都想着如何紧赶慢赶早点进入四川,根本不知道后方发生的事情。
不过他此时还是不太相信李恒所说的事情都是真的,因为这一切都太惊人了。
在他看来,李自成拥兵近百万之多,建奴就算入关,也不可能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击败大顺军,更不用说让李自成放弃好不容易攻占的北京城逃回西安城了!
不过李恒说的又如此笃定,又让他半信半疑起来。
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随口乱说的,只要自己派人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
看着马科的神情惊疑不定,李恒也没有继续劝说,而是叹口气道:
“正是因为我知道中原江山迟早要被建奴的铁蹄所践踏,百姓要被家奴所奴役,人民要被建奴所屠杀,城池要被建奴所侵占,所以我才会起兵保卫家乡,就是不想他日沦为建奴的奴才,或者是死在他们的屠刀之下。”
“在我心中,我最大的敌人不是张献忠,也不是李自成,更不是如今偏居一隅的在南京建立的大明弘光朝廷,而是野心勃勃,凶残野蛮的建奴。所以,这也是我愿意向二位直抒胸臆,没有丝毫隐瞒的真正原因。”
马科和项国瓒听到大明在南京又建立了一个朝廷,先是一惊,又是一喜。
他们两个一个曾经是明臣,一个现在还是明臣,心中自然对于大明更亲近一些。
不过马科一想到自己都投降了大顺,现在又被李恒所俘虏,惊喜过后神情又是叹了一口气。
且不说如今的局势是不是如李恒所言的那般,就算是,自己也没脸再去投奔南京朝廷了。
况且,就算自己愿意,新的朝廷会不会清算自己之前投降大顺的劣迹还说不好。
而且自己现在还是李恒的俘虏,南京又远在千里之外,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项国瓒则是想着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川北总兵,南京朝廷那些大佬们连自己的名字都没听过,更加不可能看得上自己了。
自己现在也已经归顺了李恒,更不可能再跑到南京去投奔新朝廷。
况且自己还是武将,如果手下这些士兵不愿意离开家乡跟他去南京的话,他就算去了南京也啥也不是。
所以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只是两人心中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李大帅虽然年轻,但是看起来却是神通广大,神秘莫测。
不仅手下军力强悍,火器犀利,而且连消息都如此灵通,说的每一件事都是足以引起天下震动的事情。
而他们对此竟然都是一无所知,这让他们无形之中对李恒更是多了一层敬服。
李恒之所以向两人说这么多,其实也是想要借助这些事情来在两人心中树立起自己更加高大睿智的形象来。
这些事情虽然两人现在还不知道,但是迟早都会知道的。
这两人现在虽然都表示要归顺自己,但其实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主要还是因为形势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