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翼的研发团队不够大,才500多人,连菊厂的零头都不到。
考虑到做手机,似乎又臃肿的很。
拿波导来说,其研发团队也才200人不到。
问题出在人家只是做手机,而智翼要考虑芯片的研发。
一种芯片就是一个团队,再加驱动等配套的软件,整个团队就得成规模。
再加上电路、硬体、通讯等,这个团队是不是更庞大了?
仅仅一个处理器芯片团队,雷俊的要求是起码100人,这就让倪家兰犯了难。
“雷总,按照你的要求,整个研发团队岂不是需要2000多人?”
“不不不,不仅如此”
雷俊看了眼老板,接着道:“关于研发团队,张董还有别的考虑”
“唰”
刚刚还是大家一起握笔的声音,这次是大家齐齐看着老板的声音。
张远笑笑道:“拿处理器来说,似乎我们现在的架构只有AMR架构,那X86的架构咱们就不做了?拿内存来说,我们难道只做手机内存,放弃整个内存和存储市场吗?别忘了智翼还有个半导体园区,生产的事情是我的,你们不用管,人员招聘是你们的,替我把好关”
这是多点开花的意思,倪家兰懂了。
不过,这样的招人,还得是行家,似乎只能挖。
想到这里她建议道:“智翼需要一个内部淘汰机制,以确保引进的人才发挥更高的效能”
“可”,张远琢磨了下通过了这个提议:
“2008春节做第一次淘汰”
.......
高工资招人挖人的动作一旦出来,声势必然浩大。
第一个要解决的是人力资源部内部人员的扩充问题。
故而,3天,倪家兰通过猎头引进了50人的专业团队,这些人不仅需要资深的人事工作经验,还得在芯片行业内有广泛的人脉。
为此,智翼付出的现金是1000万,还要支付每人每年20万左右的年薪。
芯片类人才招聘团队的经理叫靳守仁,38岁,原中芯国际人事部一位副总。
按理说他跳槽到智翼不叫高升,奈何人家给的太多。
年薪80万,外加根据招揽人才留任的比例和留任人才的贡献,每年会有一笔0~100万的奖金。
这个“0”很有灵性,意思是你找来的人才不合格率多,被抛弃的多,那奖金就是0。
除此之外,顶头上司倪家兰根据你的表现可以直接把你干掉。
很对赌的一份工作,颇有挑战性。
软件工程师招聘团队的经理叫蔡飞,原中兴人事部的一位副总。
因为企业性质的原因,他不该被智翼招来。
张老板不喜欢国企的人嘛~
但是,这厮的特长是人脉广,故而年薪跟靳守仁齐平,同样80万的年薪,同样的奖金模式。
硬件工程师招聘团队的经理叫俞显荣,一位在电路设计上有不俗表现的工程师,是OP硬件研发部门的主管之一。
因为年龄的关系无法胜任,面临着下放的危机。
此人是雷俊要求留下来的,总感觉很有眼缘。
行吧。
60万年薪,外加一份对赌性质的0~80万的奖金。
最后一位是专业人事经理,此人需要带领自己团队负责评估各部门,尤其是研发部相关人员的绩效,以此作为月度、季度、年度的评估依据。
来自歌尔的王娅被倪家兰相中,50万年薪+20~50万不等的绩效奖金。
人员到齐,倪家兰给了1天的时间了解智翼,于周末请四位单独吃饭,话题无外乎是各自团队的目标和任务。
首先是王娅,倪家兰道:
“你的团队会从智翼原有的人员中挑选”
王娅笑道:“我没问题,给我2天的时间,保证团队成型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整个智翼的资料四人都看了,尤其那个注册资金,恐怖到王娅想都没想直接跳槽过来。
实缴这么多钱,说明老板是想干事的。
而想干实事的老板,绝对是一位志向远大的人,值得任何人去追随,去赌一个未来。
她如此,剩下的三人也如此。
倪家兰点头表示肯定,然后转向其他三位:“你们三位也是刚加入智翼的大家庭,不过和王娅的岗位不同,智翼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技术团队急需壮大,研发部给的目标是半年内额外扩充2000人”
俞显荣有点惊讶:“倪总,手机研发需要如此庞大的团队吗?”
倪家兰微微一笑:“保密协议你们签了,我这里稍稍透露一点也无妨,智翼不仅仅做手机,而且要实现所有的核心全部自研”
“老板厉害”,蔡飞给了一记马屁~
当然了,这不仅是恭维,也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从零开始,敢于挑战手机制造,还力求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这在熊猫家的手机业内当属第一次。
中兴不行,菊厂也不行,毕竟芯片受掣肘的难题摆在眼前。
此时,来自中芯国际的靳守仁有话要说:“我记得去年智翼似乎在芯片行业内挖过一次人,我当时还抱怨过呢,没想到现在自己也成了智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