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电视喊自己,张冬青抓住边上的枯草,一下子就坐了起来。
起身后捡起手边掉落的线香,就要往排水渠上面爬,谁知道一下没踩稳,又摔了下去。
这次比较倒霉,一下子滑到了炸药瓶的边上。
幸好这次用的引线有点受潮了,燃烧了不到一秒就熄灭了。
爬上来的张冬青两人吓得瓶子也不要了,一溜烟跑回了家。
回家之后也没敢说,张玉斧看两人没受伤,也没问什么事情。
从初二开始,就又到了走亲戚的环节,还好今年有了昌河车,倒是不用再开四轮子冒雪出去了。
走完了亲戚,张玉斧正月初八正式开始招工,本次招工一共招聘10名员工。
其中种地的要四名,因为体力活比较多,还要驾驶技术,所以男性参加的比较多,由张玉牛挑选,选用村子里老实本分,且种田能耐比较好,干活麻利的,张家寨村民的优先。
养猪场要两名饲养员,限女性参加,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家里原来养过猪的最好,由赵技术员挑选,张家寨村民的优先。
饲料厂四名,要两男两女,由张玉桥挑选,张家寨村民的优先。
初八的早晨,起了个大早的张家寨村民们穿得板板正正,脸上挂着期待的笑容,陆陆续续来到张玉斧的饲料厂门口,排起了长队。
八点半,面试开始了,三个面试官坐在办公桌后,时而扫视面前的队伍,时而低头思考,心中暗自权衡着每位候选人的优劣。村民们一个个依次上前,回答着三个面试官的问题,气氛看似融洽,但外村的几位年轻人却显得有些不满。
“这张玉斧的优先政策真是太过分了!我们也来应聘,凭什么就不让我们有机会?”一位外村的青年忍不住大声抱怨,脸上满是愤懑。
“就是!我们也有技术,凭什么要被排除在外?”
张玉斧听到这些话,眉头微微皱起。
招工的政策是为了照顾本村的村民,毕竟大家都是一起生活、一起劳动的邻居。
“大家请冷静一下。”张玉桥提高了声音,“我们这次招工是为了给村里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外村的朋友们可以先回去了,我们会在后续有需要时再联系你们。”
然而,这番话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激怒了外村的年轻人。
他们开始相互推搡,言语之间充满了挑衅。
张家寨的村民们见状,也纷纷站出来,局势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你们凭什么在这里闹事?”
“我们就是不服气!你们凭什么就能优先?”外村的青年不甘示弱,朝前一步,和张玉良对峙。
张玉良当了这么多年的民兵队长,也不是软弱的人,于是冲突迅速升级,双方开始发生肢体冲突。
拳头与拳头相撞,怒吼声与咒骂声交织在一起。
“住手!都给我住手!”从桃园过来的张玉斧一看打起来了,赶紧上前调停。
周围的村民们纷纷停下手来,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张玉斧身上。
“马勒戈壁的小比崽子,谁让你来的?我有我的规矩,我爱招谁招谁,不服气的你回去也搞个厂子,到时候你就是招天王老子来给你看大门都没人管,再在这里闹我马上让警察过来都给你们带走。”
张玉斧当了这几年老板,底气足了,面相上也有了改变,以前尖嘴猴腮的不像个好人,现在气势也养出来了,一发火就如同冬日的寒风,刮得外村的年轻人们面面相觑,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畏惧。
听到他提到警察的威胁,几位年轻人心里一紧,面面相觑,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却,灰溜溜地离开了现场。
“走吧,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一名年轻人愤愤不平地说道。
随着外村年轻人的离去,现场的气氛也逐渐缓和下来。张玉斧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继续面试,今天的招工还没结束!”
村民们重新排好队。张玉桥、张玉牛和赵技术员再次坐回办公桌后,继续进行面试。
时间在紧张的面试中飞速流逝,张家寨的村民们一个个走上前,介绍自己的技能和经验。
最终,经过一整天的面试,十个名额终于全部招满。
“恭喜大家,明天请准时到厂里报到!”张玉斧微笑着宣布,脸上挂着满意的神情。
初九的早晨,面试上的村民早早地来到饲料厂,张玉斧安排张玉桥、张玉牛把自己的人领走,便和赵技术员站在大门口,准备迎接新来的养猪场技术员。
不久,林文终于来了。
林文是城里一所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专攻养殖学,曾在多家大型养殖场工作过,经验丰富。
张玉斧亲自迎接了他,简洁而热情地介绍了自己养猪场的情况。
“林文老师,欢迎您的到来!希望您能把您的技术传授给我们,让我们的养猪场越办越好!”
“谢谢张总的欢迎,我会尽全力帮助大家的。”
林文也是个干实事的,到了之后把东西往宿舍一放,就领着两名新招的饲养员进行培训,详细讲解了养猪的基本知识、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治等内容。
“我们要学会观察猪的行为,注意它们的饮食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才能提高养殖效益。”
经过几天的培训,饲养员们的专业技能有了显著提高。
“老赵,可以吧?”
“没问题,看样子学的也比较扎实,这我就放心了,明天我就撤了。”
“那行,你老家那边我就不过去了,等到在咱张家寨办婚礼的时候,咱再好好热闹热闹。”
说着,塞给了赵技术员一个大红包。“拿着,我跟你嫂子的一点心意。”
“你这么说我就不作假了啊!”
“自己家人,做什么假?放好了,别在火车上被人给摸走了。”
把赵技术员的行李搬上车,张玉斧开车给送到火车站,又约好了回程的时间,赵技术员就买票回家了,而查婷婷,年前就已经回家等着去了,就等她的情哥哥老赵到时候去接她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元宵节,早上开始,大雪就没停一会儿。
此时最高兴的就是张冬青了,又不用上学,又不用干活。
跟电视两个人直接把被窝搬到了堂屋里,在沙发上一人裹着个大被子在看动画片,不时的还要拿起桌子上的烤红薯啃上几口。
“人家都在外面打雪仗堆雪人,你看看你俩,一人裹个被子,跟个蛆一样没事蛄蛹两下,不觉得无聊吗?”
“爸,我们看动画片呢,请你不要打扰我们两个。”
“嗯?你这孩子,跟谁学的?”
“动画片里啊,动画片里说要说请。”
“是这个请字的事情吗?我说你怎么跟老子说话呢?”
“爸爸,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我觉得我说的木有问题。”
“嗯?反了你了,看我把屁股给你打八瓣儿。”张玉斧冰凉的大手一伸进被子里,张冬青就受不了了,连连求饶。
“爸爸,爸爸,我错了,我错了。”
“让你气我,起来出去热闹热闹去。”
“热闹什么呀,外面冷得要命!”张冬青不满地嘟囔着,仍然不愿意离开温暖的沙发。
“你这小子,难道不想吃元宵吗?你爷爷家做了好多汤圆,甜的、咸的都有。”
“汤圆?我喜欢吃!”张冬青眼睛一亮,立刻从沙发上跳了起来,麻溜的穿上棉裤,套上外套,兴奋地朝外奔去。
“等等我!”电视也跟着欢呼,急忙跟上脚步。
外面的世界被厚厚的白雪覆盖,村里的小孩们早已聚集在一起,打雪仗、堆雪人,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见张冬青出了门,一个小孩拿起雪球就砸了过来。
“来,冬青,接招!”张冬青灵敏地侧身躲开。
“哈哈,冬青厉害!”
这一玩起来,就忘了去奶奶家吃元宵的事情了。
在老宅等了半天,也不见俩臭小子过来,张玉斧只好出门再找。
下了一天了,院子里都是积雪,踏上厚厚的雪地,脚底下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冬青!”他高声喊着,声音在空旷的雪地里回荡。
可那两个小家伙正沉浸在雪球大战中,根本没有听到他的呼喊。
“爸,快来帮我!”张冬青突然被一个雪球击中,转过头来,看到父亲走出门,立刻朝他招手。
“快来,冬青,给我个助攻!”另一个小孩兴奋地叫道,手里攥着一个雪球,准备再给冬青一个“致命一击”。
“汤圆你吃不吃了,就知道玩。”
“汤圆!”张冬青和电视异口同声地叫道,立刻朝老宅的方向跑去。
老宅里,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大餐,桌上摆满了一碗一碗的汤圆,还有热气腾腾的各种炒菜。
今天元宵节张玉斧全家和张玉钱全家都到老宅来了,由张母把总,张桂兰和陈婷婷打下手,做了一大桌子的菜。
“快来,快来,汤圆做好了!”张廷泉招呼着,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圆,香气四溢。
“爷,我要吃黑芝麻的!”张冬青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
“我也要,我也要!”张斌也跟着叫道,眼巴巴地看着爷爷的手。
“好好好,先吃汤圆,吃完再吃别的。”张廷泉笑着把汤圆分给他们,两个小家伙立刻围着桌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爷,这汤圆好好吃!”张冬青一边吃一边赞叹,嘴里满是汤圆的馅料。
“你们慢点吃,别噎着!”张桂兰在旁边叮嘱。
吃着吃着,张冬青突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妈,你会做灯笼吗?刚才打雪仗的时候我看有人提灯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