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余生被叫住,不解的回头看向老道:
“道长,还有事吗?”
老道指了指陆余生:
“施主莫要急,你现在上去,也打不过那蛇妖,贫道不才,这些年游历四州,略懂些卦术,精通人算,这蛇妖的来历,贫道已经算出,是非因果,自有源头可解。”
陆余生听得老道的话,想起了家中井里的女鬼,问道:
“道长的意思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嗯,没错。”
老道一捋胡须,赞叹道:“施主果然聪慧,一眼就看出了事情的关键。”
“这段因果,相信施主应该也知道了吧。”
陆余生点了点头。
家中的女鬼虽然不能人言,但陆余生还是通过提问将事情问了个七七八八。
这蛇妖陷入复活心上人的执念之中,已经半疯癫了。
是时候让他清醒一下了。
陆余生拱手道谢:“多谢道长指点。”
道长摇了摇头:“不行的,那蛇妖执念颇深,恐怕已经入了心魔,除非他自己走出来,否则只有心剑才能斩除他心中的执拗。”
“心剑?”
见陆余生疑问,老道主动解释道:
“所谓心剑,实乃问心之剑,仙心御剑,以剑问心,拷问受剑者。”
“说起来,这问心剑的创法者,和你很像。”
老道停下话语,目光在陆余生腰间的横刀上扫了一眼,随后感慨道: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心中万古刀,以刀化剑,修太平之道,没想到居然能看到传说中的太平剑。”
陆余生看了看手中的横刀。
他知道这把刀能化成宝剑,但他努力了很多次,却始终无法复原当初对战青阳子的那一幕,将横刀化剑。
那日横刀化剑后,斩杀青阳子。
事后横刀也只是褪去了一身暗沉的花纹,重新变得明亮起来。
除此之外,就再无变化了。
“道长,您认识这把刀的主人?”
老道笑笑:
“实不相瞒,贫道尚未踏足仙道时,和此刀的主人有一面之缘。”
“说起来,贫道这条命,还是这刀的主人救的呢。”
陆余生听后,目光闪烁出一阵亮光:
“那他现在在哪。”
老道闻言,叹息一声:
“已经陨落了。”
听到这个消息,陆余生有些难以置信。
这刀的主人留下的机缘和那一缕得道大乘的道意,让陆余生时不常幻想这是那个得道飞升的大能遗留下来的武器。
可从老道的口中,陆余生才得知对方早已陨落,并没能成仙。
那日手持太平剑,明明感受到那股追寻世间正义,祈望人间太平的剑意几近入道。
按理说,留下这样的道器,绝非凡人,可对方却没能飞升,终究还只是一个修行者。
没能成为真正的飞升仙人。
这时,公阳道长突然意识到自己提到太平剑时,眼前的年轻人没有疑问自己说的是什么,而是直接问横刀原主人的下落。
意识到这一点后,因此前陆余生自称过陆某,所以公阳道长便问道:
“陆施主,方才我提到太平剑,你没有疑问而是直接问原主,你是不是已经让太平剑出鞘过了。”
陆余生沉默着点头。
得到肯定的答复,公阳道长惊奇的看向陆余生。
本以为眼前此人只是个偶然得到那位前辈遗留道器的幸运儿。
但没想到对方居然能让太平剑出鞘。
这属实出乎老道的预料。
他上下打量了陆余生一眼,说道:
“如此,你既然能拔出太平剑,就说明你踏入了他的太平之道,那问心剑,说不定你能用出来。”
“问心剑……”
陆余生咀嚼着这几个字,随后郑重的向老道拱手说道:
“还请前辈赐教。”
“这个吗,我知道的也不多,但跟你说一说也无妨,成不成功再另说。”
陆余生正襟危坐,老道清了清嗓子说道:
“咳咳……所谓问心剑,其实就是以心为剑,并不是什么固定的招式。”
“剑乃百兵之君,正直而圣洁,从来都象征着纯净的气质和高尚的品格。”
“所以,对于品格高尚之人来说,剑从来不在手上,而是在心中。”
“只要心中有剑,那使出的每一招,便都是剑招。”
“不用担心境界不够,因为那从来不是一种境界,它只关乎你的认知。只要你相信你的心中有剑,那便是有的。”
“剑从不是身外的不便之物,那位人间剑圣,以世间正气入道,在此之前,只是一个提刀野夫。”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拔出心剑,斩却人间不平事,这就是太平剑,和他所创立的心剑的来历。”
陆余生有些听懂了。
这也了却了他心中的一个疑惑。
那就是为什么那位剑客遗留的道器会是刀。
原来太平剑是要用心才能拔出来的。
想到这里,又听闻道长方才讲得拔出心中剑。
陆余生猛然想起,这位前辈执着于太平正气之道,哪怕身死道消,也要留下道器传承。
是不是为了告诉后来人,拔出心中剑,斩向不平事呢?
“心剑的厉害不在于御剑者用了多强的力道,多锐利的剑意,而在剑意中蕴含的道将直接拷问受剑者的内心。”
“问你是否心中有愧?若有,这一剑便直接洞穿心房,击破元神,令人不战自溃。”
“除非真的心中无愧,否则心剑一出,审判内心,存在心中的愧疚却会在问心剑下无从遁形,成为巨大的破绽。”
听完心剑的描述,陆余生感觉收获颇多。
但道长只讲到这里,就没有后续了,这让陆余生有些疑惑。
说着这么多来历和功效,那心剑该怎么斩出来呢?
“你问这个,我不道啊。”
听到陆余生的问询,公阳道长摊开手,一脸无辜的讲道:
“我只是听说过心剑的招式和原理,正好你不知道,便讲给你听,你不会以为我这个算卦的真懂剑术吧?”
沉默是山涧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