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人对于同期的其他数学天才们来说,妥妥的降维打击,注定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身影,不过从大的方面看,这样的数学天才对夏国来说,是能够让全国人民都为之骄傲的。
尤其是李想才16,7的年纪!
还没有成年!
这意味着什么想必不用多说了吧。
现在看来,自己昨天晚上的想法着实太过短浅了啊,换成是个普通一点的学生还好,想必效果肯定不错。
但对于李想这种级别的天才来说,就有点无奈了,什么老师不老师的,说不定还会成为人家前进路上的拖油瓶呢。
指不定等他到了大学后,那些个教授什么的,巴不得把他给供起来,等到他又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成就后,然后拉拉人情、套套近乎,就为了在那个成就上面署上自己的名字。
甚至是抢到他做出来的成果也不是没有可能,这种事情都屡见不鲜了。
当然,余宏斌肯定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他还是有自己的底线的。
而一旁的李想,看着余老师放下证明过程后,望着自己的眼神在不停地变化,甚至还叹气什么的。
得,又‘疯’一个。
不过没办法,这波他也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哪知道随便做个题就解出个世界难题呢……
话说,他是不是离自己咸鱼的梦想越来越远了?
于是他小声问道:“老师,您没事吧?”
余宏斌摆摆手:“没什么,只是心中有些感慨罢了。”
“那我的证明,有问题吗?”
“没问题,至少我没有发现问题。”余宏斌说道:“你可以考虑直接发表论文了,也可以向其他数论方面的数学教授请教一下。”
“发论文?”
这个他倒还是知道的,
毕竟怎么也是念过大学的不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嘛。
“是啊,你这个成果,完全可以发到一区的数学期刊上了,一区你知道吗?就是影响因子排名在前5%的sci期刊,sci期刊就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一区的sci都是国际知名的那种期刊。”
接下来的时间里,余宏斌着重讲解了下发表论文的好处,还有怎么发论文的过程等等。
李想听的认真,时不时在不懂的地方也会问上两句。
“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呵呵,没事儿,能遇到你这样的学生,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运气,不过,老师也希望你未来能够保持这样的好学,另外也要继续不断地去实现突破,不要因为过往的成就而心满意足。”
余宏斌告诫道:“你这个成就,足够让你吃一辈子,但是那就浪费了你的天赋,你很有天赋,所以更要认真地学习,现在你只是高一,等到了大学的时候,你就会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那段时间,也将是你成长最快的一段日子,希望到时候的你,不会无所事事。”
“物尽其用,天赋更是如此,我也希望在之后的时间里,能听到你又完成一个接一个的成就,而不是从此杳无音讯。”
听到余宏斌如此忠告,李想点了点头:“谢谢老师。”
余宏斌笑着摆摆手,说道:“没什么,我也只是给你提醒一下,至于未来你要如何决定,仍然还是要看你自己。”
“嗯。”李想应了一声,随后又笑着说道:“别的什么,我可能现在还没想好,但数学的话,我还是挺感兴趣的,如果可以的话,以后我应该会成为一个还算不错的数学家吧。”
“不用以后了,你现在,已经算是一名数学家了,而且,还是那种相当有成就的数学家。”
……
对于发论文这件事情,李想还在思考。
以证明斐波那契数列存在无穷多个素数的这种成就而言,显然只有数学界最顶级的期刊才能配得上刊登这样的成果。
毕竟,不知道曾经有多少名数学家们都倒在了这个问题前,谁又敢说,那些菲尔兹奖得主们,没有在自己闲暇时候的空余时间里,抽出过那么九个小时的时间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呢?
而种种结果表明,至今都没有人完成它的证明,至于斐波那契数列出现在世界上多少年了?
从这个问题出现的1202年,距离今天的2015年,足足差了813年!
那意味着这个问题存在的时间也有813年,甚至比黎曼猜想存在的时间都要长数倍。
当然了,数学界意识到有这样一个问题的时间,并没有那么久远。
但不管怎么说,这项成就是普通数学家数个乃至十数个成就,加起来都不能相提并论的。
所以,余宏斌给李想推荐的期刊,也就是数学界的四大顶级期刊,《数学年刊》、《数学进展》、《ActaMathematica》、《米国数学会杂志》。
这四大期刊在世界数学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要在上面发表一篇论文,就能够收获莫大的荣誉。
遍数全国,真正完全独立地在这四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也不过几十篇,而他们的作者,也无不是夏国颇具盛名的数学家。
由此可见,在这四大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的难度有多高。
至于李想的成果能不能登上四大顶刊,答应是肯定的。
因为斐波那契数列问题,是关于数论方面的研究,而且还是大多数顶级数学家都喜欢研究的素数问题,完全够格登上顶级期刊。
所以,对于李想来说,他需要思考的不是论文分量够不够的问题,又或者是写论文难不难这回事。
而是这篇论文发表以后,肯定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议,同样的,数学界也是如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那时候,他的名字肯定会比现在出名百倍不止……
可那样的结果,是他现在这个阶段还不想要的,毕竟他这个咸鱼还没有做好当一个名人的准备。
所以,他的想法是,论文可以发,但不是现在。
而当李想把这个想法给余老师说了之后,余宏斌虽然非常不理解,但还是选择尊重李想的想法,可能这就是天才吧,脑回路都跟常人不一样,但凡换一个人,面对这种情况,那能把持的住啊……
于是想法敲定后,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想就继续自学着大学的课程,每天也会抽时间写一写论文,顺便再参加一下选拔比赛的考试。
虽然决定不发论文了,但现在写一写也不耽搁什么时间,顺手的事情而已,而且现在不发还有一点好处,等他学习的时间越久,以后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也说不定呢?
至于论文成果会不会被人冒领这回事,李想也是不太在意的,毕竟抛开所有东西不谈,名气这东西可不是随便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