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宏斌倒吸一口凉气,算算时间,从昨天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才十来个小时。
也就是说,这小子不但解出来了,而且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它给解出来了?
要知道他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研究的时间……可是花了整整三年啊!
这三年你知道我浪费了多少时间吗?
少说都有九十个小时。
心中百感交集,奈何终究是为人师表,余宏斌也没多说什么。
而且,他也没有直接就相信李想真的完成了证明。
毕竟每年还不知道有多少民科表示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呢。
有的更是想要跑到中科院里面找人家教授验证,结果这些人,甚至连门卫大爷的数学水平都不如。
当然,这也不是说余宏斌就认为李想是民科了。
之前的八道题,还有联赛、奥赛、到现在的国集都证明了李想的实力,要这样都说他是民科的话,那民科也就不会被叫民科了。
他只是觉得李想的证明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漏洞,只不过李想并没发现。
毕竟看一看他手中那叠草稿纸的厚度,少说也有十几二十张,很大概率中间会出现一些被忽略的错误。
于是他伸出手,对李想说道:“我看看你是怎么证明的。”
李想点点头,将手中的草稿纸递了过去。
余宏斌倒是没有急于去看,而是抬起头看了一眼李想,提醒道:“不过,在这之前,你确定要直接交给我看吗?”
提起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下关于某个圈子的造假、抢功之类的事情了,不过这个懂的都懂,就不展开说了。
所以,余老师会这么问也不奇怪,毕竟在他眼里,李想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高一学生而已。
对于这种事情,李想看得倒是很透,这个关于‘证明斐波那契数列有无穷多个素数’的问题,他可以保证结果真实有效,也知道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但对李想来说,名声这个东西他其实没那么看重,虽然有了面板的存在,他的未来一片光明,但别忘了,他首先是一条咸鱼啊。
况且,既然余老师都主动提了,至少说明其人品与道德还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李想笑着摆摆手道:“老师您说的我都懂,没事儿,您看就行,说不定我的证明方法也不一定对呢。”
余宏斌一愣,随即失笑地摇摇头,看来自己是小看这个少年了啊:“既然这样,那老师我就感谢你的信任了,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不管你证明成功与否,我肯定是不会做那种事情的,另外你也要知道,如果你真的证明成功了,那么你所获得的荣誉,是连IMO第一名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李想点点头:“我知道,谢谢老师。”
其实很好理解,解决一道数学未解难题其中任何一个,都足以引起许多人的关注,随之而来的,也必然是种种荣誉。
毕竟这些流传下来的未解难题,在经过了不知道数学界多少数学的研究,却依然坚挺了下来,足以证明其所代表的含金量。
至于IMO金牌什么的,每年全世界都有几十个人,这对于个人来说或许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但拿这个来和未解难题来比较,未免有些贻笑大方了。
难题表示:别来沾边!
余宏斌微微颔首,不再多说,随即将目光移向了那一叠草稿纸上,先是简单的翻了翻,大致浏览了一下李想的证明过程。
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很多,而且很复杂。
至于里面用到了什么知识,他还没有确定,但是他心中也不得不佩服,李想只是单单靠自学就能做到如此地步,试问哪个民科有他这种水平?
抛开杂七杂八的想法,余宏斌翻到了最后一页,看见李想‘证毕’两字,随后又翻回到第一页。
不由好奇问道:“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十个小时,你怎么证明的下去?就没想过,来我这儿问问是不是把题弄错了?”
李想语气轻松地解释道:“倒也不是没想过,但一想这不是您留的作业嘛,应该也没什么问题,然后就试着做了一下,做着做着就有了一点思路,索性就继续做下去了,结果一个不小心就成功了。”
余宏斌:“……你这个不小心,还,还真是不小心啊。”
李想不好意思地笑笑:“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吧。”
余宏斌也不再多说,目光移向手中的草稿纸上,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见到李想将素数定理和斐波那契数列的特征多项式联系起来,他不由赞许地点点头,这个思路很好,但如何将二者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了。
继续往后看,不出他所料,之后的二十多页纸,全都是在研究如何将这两个式子链接起来。
余宏斌看得越发深入,同时也把草稿纸放到了桌子上,又找来了新的草稿纸,跟着李想的过程运算起来。
就这样,他一页一页的翻动着,目光中的震惊也越添越多,因为到目前为止,他甚至都找不到一处计算或者逻辑上的错误!
大半个小时后,
余宏斌轻轻地放下了手中的笔,仿佛现在才意识到自己是可以呼吸的一样,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随后看着李想,半响才吐出一个字:“你……”
后面的话终究是没有出口,余宏斌摇着头叹了口气,随后将手中的草稿纸放到了桌子上。
有一说一,
都几十岁的人了,他现在竟然有种挫败感,甚至还有些酸了。
昨天晚上自己还想着出题来教育教育李想,没想到这才隔了一天,就变成李想来打击他了。
他研究了三年啊,三年啊!
知道他这三年都是怎么研究过来的吗?
光是头发都不知道熬掉了他多少根了。
要是一直都没有人完成证明倒也没什么,但是现在李想却就这么几乎跟‘玩儿似的’就完成了证明,那岂不是说,他过去三年的时间几乎全都浪费了?
但现实就是这样,面对这种不讲道理的选手,他再无奈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对于李想的能力也是彻彻底底地佩服了,自学大学知识不说,还利用了自学的知识解决了这种未解难题。
虽然比不过那些世界著名的猜想,但也足够让他这位数学教授服气了,因为李想使用的方法仍然限制于他曾经学习过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他这个数学教授也全都掌握。
但知识就是知识,学会的人不懂得如何运用的话,那就是一堆死物,就比如李想这种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其本身的数学天赋,就是余宏斌不具备的。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是一个小小的命题老师了,早就成为邱成同、陈省身那样的著名数学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