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究生,工作两年。
此时回想宁城一中,那竟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至于钢琴,那是百年校庆的表演。当时全校每个班级必须出两个节目,最终角逐出十五个正式节目以及两个候选。
整个宁城一中共三十个班级,节目相当于六十选十五。初出茅庐的班主任很有激情,喊出保一争二的口号,对此势在必得,并要求同学每人上报一个特长节目,先在班级来个初筛。
最终宁聿成为了其中一位幸运儿。
另一个是话剧《雷雨》。
那段时间,每天第一节晚自习成为了他特批的练习时间。班主任总跟在音乐教室里干着急,那也是在抛弃钢琴四年后,第一次又有人那样关心他的演奏水平。
之后著名悲剧《雷雨》,毫无意外地在校庆节目角逐中被刷掉,宁聿成为了班级独苗苗。
一中多才多艺的学生太多了。
半吊子的钢琴表演并不被青睐,在几样乐器演奏中败北,他仅获得了第一顺位候选。
热血班主任并未因此放弃。
仍然风雨无阻地督促他继续前往音乐教室学习。
他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万一有人上不了场呢?咱不就上去啦!”
宁聿虽并不认同,但仍然听从他的话一直练习到校庆前夕。音乐教室后窗露出操场,上面是早已搭建好的舞台,工人们正在调试音响。
节奏音乐将悠扬的钢琴声覆盖。
第二天,宁聿临时收到上场的通知。那天的小提琴演奏者昨晚手腕扭伤,无法完成演奏。
班主任如愿以偿。
别墅通透的大厅里,宁聿伸手按出钢琴音阶,可能是太过基础,十多年的荒废并未影响他动作的流利。
回神后他连忙收回手:“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