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一节是数学课,预备铃声刚落,众人已经将试卷铺平,红笔也备好放在了一侧。
肖凯走进教室时见到的便是他们这副故作乖巧的模样,一时好气又好笑。
“都别假眉三道了,给我打起精神来。现在先讲选择题,蒋泽延,你来报下答案。”
椅子被人拉动,在安静的教室里发出了轻微的声响,紧随其后传来的是蒋泽延报答案的声音,清冽又自信。
“ABBCD,CBAAD……”
桑榆一边竖着耳朵捕捉答案,一边用红笔快速勾出正确的选项。
待蒋泽延坐下,肖凯从讲台上拿过一支粉笔,转身面向黑板。
“哪几题要讲,直接报题号。”
台下的众人瞬间化身为菜市场上叫卖的小贩,此起彼伏的报数声从四处传来。
“第四题!”
“六七八。”
“十三。”
“……”
肖凯放下粉笔时,桑榆一一扫过那些题号,其中并没有标记她刚刚报出的第五题。
“那我们首先来看第四题,已知给出区间……”
肖凯开始讲解,桑榆从抽屉里拿出错题本打算跟着重新做演算,刚翻到崭新的一页,忽然发现手边的卷子不翼而飞。
她将错题本拿起上下翻动,正搜寻无果时,身旁边的人突然开了口。
“第五题?”尾音上扬,是询问的语气。
桑榆偏过头,只见对方手中拿着的正是自己的卷子。
她眼睫轻轻颤了颤,也没问他为什么拿走,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陈东隅侧过身朝向桑榆,将试卷重新铺在两人课桌的中间,又从抽屉里摸出一支笔,指着第五题开始讲解。
“前后两个括号里相同的部分可以用换元法以t代替,令t=x?-2x+2=(x-1)?+1≥1……”
午后的光线充足,长睫在他的眼下划出一片阴影,脸上的绒毛变得清晰可见,握着笔的那只手极为顺畅地在草稿纸上写下了所有演算过程。
从口吻到动作,没有半点不耐烦。
“最后的值域算出来是【-2,+∞】,所以选C。”
见桑榆皱着眉,像是在思考什么,陈东隅追问了一句:“明白了?”
这三个字成功拉回了桑榆飞出脑海的意识,她匆忙移开视线,有些心虚地“嗯”了一声。
对照着草稿纸上龙飞凤舞的笔迹,桑榆试着重新演算了一遍,等到她推出答案,眼角余光的视线里,那人已经恢复到往日漫不经心的样子,仿佛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
下午放学时,高一整层楼出现了与往日截然不同的光景。
走廊上只稀稀拉拉地走过几个学霸,各个教室里却还老老实实地坐着一大片人。
三班唯二不用加档的两人,一人轻手轻脚地收拾好书包离开了教室,一人被林斯言扣住手脚留在了原位。
半个小时后,第二批可以放学的人陆续起了身,众人在露出羡慕眼神的同时也开始逐渐按捺不住。
从教室的后门走出,桑榆忍不住先抻了一个懒腰,再低头时,发现脚上的鞋带不知在何时松散垂到了地上,她在过道的一侧站定,蹲下了身。
两根鞋带刚被拿起,一片阴影忽地从后向前投下,她当是自己挡了路,往墙边又挪了挪。
直到系好鞋带起身都没听到有脚步声从身旁经过,回过头,才发现刚刚站在身后位置的人是陈东隅。
陈东隅抬手拨了一下肩上的书包背带,朝着桑榆的方向歪了下脑袋,问了句:“不走?”
语气很是随和。
意识到这话是在问自己后,桑榆半懵着回了个“走”字。
她一边顺着台阶向下走,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偷偷打量身旁的人。
今天是什么特殊日子吗?
继破天荒地主动讲题后,这是还要破天荒地一起结伴放学?
两人不紧不慢地朝着楼下走去,穿堂风里夹着点桂花的清香,很是惬意。
走出明德楼时,陈东隅察觉自己的步伐有点快,放慢脚步后,一前一后的两人转眼间并排同行。
一路沉默无言,桑榆莫名觉得有些别扭。
在教室那种大环境下,两人虽是同桌关系,即使不交流也不会觉得尴尬,可是像这样单独走在一起,要是也不说话就显得很怪异了。
“你家离学校远吗?”
桑榆的脑子里还在构思着要如何化解尴尬,自然地挑起开场白,对方猝不及防的提问让她愣了会儿神。
“……嗯?”
“我问你家离学校远吗?”
陈东隅难得好性子地又重复了一遍。
“还好,坐公交大概二十分钟。你呢?”
桑榆自然而然地将问题又抛了回去。
“走路十分钟。”
于陈东隅而言,陈承章当初买在紫檀西苑的那栋房子如今好像也就剩这么一个优点。
“那很方便呀。”
光是每天能晚起这一点就比她强太多。
桑榆侧目,看向身旁人,“对了,你和林斯言他们是不是都住得很近?”
陈东隅淡淡地回道:“嗯,我们都在一个小区。”
“真好,我以前也是和朋友们当邻居。那种门外站着好友,等你一起去上学的感觉特别美好。”
说这话时,桑榆是发自内心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