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间,众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吃过午饭,孟珂回到房间,秋实带着小桐和念恩到后院去消食,孟珂打开盒子,数了数里面的银票,对了一会儿账,账目不差,这杨壮做事很是用心,加上冬香,她觉得可以将小河村的生意都交由他们两个负责了,自己以后便在这乐县这里住下好了。
珍果坊也接了不少订单,算一下光是订金就已经有近一千两银子了,加上油坊和豆坊的银票,手里一下子又多出来近三千两,对完这些账目,孟珂舒了一口气,只是这点银子离自己想要买下那些荒地还远远不够,两千亩荒地,总要两万多两银子,这些银子,自己一时半会儿怕也是筹不到了,不过等知味楼开张了,那倒也是一件日近斗金的生意。
冯氏和陆师傅到了,很快,孟珂就将知味楼的生意支办起来了,而奶茶这次没有再另外开店,而是成了赠品,每桌消费满五两银子,赠一壶奶茶。东州的不少达官贵人开始并不在意这一壶奶茶,可是很快一众夫人小姐便被奶茶这独有的味道吸引住了,加上五两银子对他们来讲也算不上什么,不出一个月,这知味楼的生意就开始有了收入。孟珂这一个月在乐县自然也没有闲着,整个槐树树在王婶子的带动下,不少人将稻草还有土砖送了过来,孟珂也一一叫人入账,付了钱,随后,先将院子里的猪舍还有牛棚,家禽这些地方围了起来,就连青砖这些都买了不少,很快,就有三两多两银子出去了,村人听说孟珂的宅子连这些牲畜住的地方都是铺的青砖,不由得直撇嘴,这有钱人的生活,咱这百姓就是不懂。
孟珂找人又挖了排水的沟渠,这样打理好这些牲畜时的粪便这些就可以直接排去池子里,用来沤肥了,这么多田地,要用的肥料可想而知。只是暂时还没有这些,孟珂只得让人在村子里收,只是这量有限,一个月收上来的也不过只够个一两百亩的。豆坊砌好,孟珂也买了一百只小猪仔,这事是交给成才办的,成才果然不负孟珂所望,买回来的猪仔个个溜光水滑,精神的很,喂猪这种事情就给了王婶,王婶子是按月领工钱,每月三百文,这都快赶上在东州府码头扛活的男人了,大家见原本要卖孩子的王婶子得了钱,便时不时的在孟珂院子外面转悠,孟珂觉得让人这样转悠不是个事,索性,就贴出了招工启示,有短工,有月工,还有长工,短工的工钱是一天五十文,月工按所做的工种来算,现在月工有盖院子的小工,一个月三百五十文,大师傅一个月是五百文,盖房子的比砌墙的多一百文,毕竟盖房子这种活对技术要求更高一些。槐树村的村民很是朴实,当真是卖力气干活,孟珂自然也不吝啬,每天中午管一顿饭,还是干饭或者是馒头,管饱。很快,做肥皂的工坊就造好了,还有酒坊成了了模样。孟珂忙叫成才去取之前定制的农具还有大锅这些东西。
粮食买回来需要发酵,这些也都要时间,孟珂不得不开始提前做些准备。
两个月后,孟珂看着全村的村民还有工人坐在桌子上吃饭,看着新盖了皂坊和酒坊,看着豆腐坊还有油坊,孟珂觉得自己的心既悬着又踏实,悬着是担心原料不够,踏实是因为又有了这些实业,干实业很苦也很累,但是孟珂觉得还是要干下去,她想着,只要她在的地方,可以让这地方的百姓吃得上饭就是她最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