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单有着师徒情分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李承乾这个人比较符合王辰的要求。
那就是他当皇帝,对于王辰的战略计划而言,是有莫大的好处。
自己所熟悉的这几个李家皇子当中,首先排除掉吴王李恪,这小伙子既非真正的嫡系皇子,身份又十分敏感,除非实在没有人了,要不然他当不上。
剩下几个人当中,最适合当皇帝的,要数老大李承乾以及老二李泰。
年纪最小的蜀王李治,在性格上来说有些优柔寡断,比较功于心计,擅长玩一些花样手段,但在行大事的魄力上面,比不上他的两个哥哥。
对于寻常的历史学界论调来说,唐高宗李治,对于权谋手段方面来说,是有相当水平能力的。
但除此之外,其他方面就不太行。
王辰追求的是工业化大唐,行的肯定是惊世骇俗的举动,要做的是推动整个社会进行工业化改造的大事情。
什么权谋手段,帝王心术,对他而言都是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只会带来负面效果,拖后腿的。
他要的是有大魄力,敢干大事,能够在大方向上支持他的帝王。
李治显然就不行,万一自己到时候要搞什么大改革,结果这小子心里犹豫,身边的人又一怂恿,对自己的举措不加以支持,那就抓瞎了。
而排除掉这位最小的嫡皇子李治之后,剩下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都是比较优秀的年轻人,算得上是上乘的候选者。
李泰这小伙子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头脑灵活,同时愿意学习,愿意锐意前进。
自己的工业大唐愿景,碰上李泰这样颇为激进的改革派,肯定是相得益彰。
但问题就诚如李承前所说,要论关系亲近的话,李承乾毫无疑问是最尊敬最崇拜自己的学生。
虽然王辰有时候把这李家几个皇子公主,戏称为李家五虎将,但实际上也有个亲疏远近。
李承乾才是老李那家伙,亲自带到自己面前的,其他几个都是通过李承乾介绍过来的。
也唯有李承乾这种比较纯良质朴的性格,日后才会对自己的一些主张大力支持,言听计从。
想要工业化大唐,让整个大唐插上翅膀飞翔,那肯定离不开皇帝的全力支持。
不说什么李家世世代代,都按照自己所规划的去施政。
但最起码继李世民之后,下一任天子也会毫无保留地力挺自己。
所以这么一番合计下来,不论是从个人情感上来说,还是从实际需要上来说。
李承乾稳固他的太子之位,安安稳稳地当上皇帝,都将是王辰最希望看到的情景。
至于什么侯君集之流,那还是趁早滚犊子吧,不能够影响到自己的千年大计。
在自己的工业化以及科技化改造洪流当中,所有不合时宜的都应该被碾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