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襄阳城的天气都是阴沉沉的,就好像因为曹仁大军的到来,使得这座城池笼罩上了一层阴云。
住在襄阳城里的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事的结果。
至少现在的襄阳十分宁静繁华。
不过今天,几名从北方而来的骑士,将这份宁静给破坏了。
不仅沿途百姓纷纷呢避让,还引起了守门士卒的警觉。
为首的什长大声喝道:“这里是襄阳城,不得无故纵马!”
“前线传来的紧急战报,闲杂人等不得阻拦!”当先的骑士大声吼道,胯下的坐骑速度不减。
“前线战报?”守门的士卒微微一惊,赶紧给这几人让开了道。
几名骑士穿过城门,很快,马蹄声就渐行渐远,直接奔着刺史府而去。
作为荆州现在的统治者,刘表毫无疑问,比任何人都关心这一战。
自从曹仁大军南下以来,刘表每天都感到十分忧虑,等到刘珏领兵北上之后,他甚至有种寝食难安的感觉。
这段时间里,刘表最为关心的事情,就是前线战事的结果。
这几年,刘表一直小病不断,无论身体还是精力,都已经大不如前了。
加上又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刘表的身体开始出现了问题。
不过刘表还在撑着,他还是像往常那样,在处理着手上的事务。
就在这个时候,府中士卒忽然来报,说是前线战报到了。
刘表心中一惊,赶紧起身前往大厅去接见信使。
来到大厅之后,送信的士卒连忙向刘表呈上一份竹简,满脸激动地道:“大人,这是新野传来的战报,少将军在新野,大破曹仁三万大军!”
“什么!”刘表听到士卒的话,顿时惊喜交加,连忙上前接过战报,颤抖着打开来仔细阅读递来。
越往下看,刘表脸上的喜色就越浓,最后他大笑一声说道:“不愧是我儿,这次新野的一把大火,竟烧得曹仁丢盔卸甲。烧得好!烧得好!”
这份战报自然是诸葛亮写的,其中简要叙述了整个过程,以及文聘已经北上攻取宛城,刘珏也去追击曹仁去了。
诸葛亮收拢了三千多败卒之后,眼见新野城已经一片废墟,刘珏也北上去和文聘汇合,自己在这枯等也不是办法。
当即诸葛亮分给魏延一千士卒,让他留在新野处理善后工作,自己则率领大军押着俘虏先一步返回。
此时诸葛亮已经到了樊城,将俘虏交给樊城守将看管,自己则写了这份战报让人往襄阳城送来。
刘表紧紧捏着战报,随即看了那信使一眼,对着左右随从说道:“让府上支十金赏给此人。”
“喏!”随从应了一声,赶紧去了。
“多谢大人赏赐!”那信使一听,顿时喜出望外地谢道。
“这是你应得的,你先下去吧。”刘表呵呵一笑道。
“喏!”信使向刘表一拜,立即退了下去。
刘表平复了一下心情,接着叫来了手下,吩咐他们叫来蔡瑁、蒯越等人,又让人把这个消息送给蔡夫人。
顺便在城内张榜告示,将这个好消息传达开来。
另外一边,蔡瑁等人收到刘表的命令后,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