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大宛王的态度,蔡愔如今只剩下最后一个任务了,再往西走,取得天竺佛经。
从大宛商人的口中,蔡愔得知了,往西就是大月氏的领土,要想去往天竺必须经过大月氏,然后转而往南,再行数千里,或许可以到达天竺国。
不过听大宛人说,如今的大月氏已经改名了,他们自称为贵霜王国,贵霜是原来大月氏的五个翕侯之一,大月氏自从被匈奴人从西域打出去后,一路来到此地,最后打败了盘踞在这里的大夏。
而之后,也就在光武帝攻伐隗嚣的时间前后,其中的五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攻灭其他四翕侯,建立贵霜王国,梵语:कुषाणराजवंश。
三个月后。
大汉使团在蔡愔的带领下,第一次打入了这个未曾踏入的,陌生的地方,但是也有大汉为之熟悉的东西,就是原来是大月氏,如今自称贵霜的贵霜人。
好在虽然改了名称,但是语言并没有改变,还是与西域一样,用的是犍陀罗语,或者说西域诸国用的语言是贵霜王国传过去的语言。
来到了新地方,遇到了老邻居,必定是要拜访的,于是在一进入贵霜国内,蔡愔就以大汉使者的身份,向贵霜王国的国王递交了国书。
而贵霜王也十分高兴的接待了这位不远万里前来拜访的老朋友,派人将他们请到了贵霜国的都城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
从与贵霜王的交谈中,蔡愔可以清楚的得知,如今这位老邻居在新的地方过的十分红火,仿佛除尽了在西域与汉匈两国争雄时候的晦气。
这里他们自称阿姆河,自从来到这里后,大月氏人的气运就呈直线型上升。
先是打败了在此地定居的巴克特里亚人,他们也是秦时来中国的大夏人的一支。
然后又驱逐了当地的塞人,统治整个阿姆河以及一旁的锡尔河流域,并且学习大汉的制度,羁縻了小国康居国。
没过多久,大月氏人为了管理这片他们从未有过的宽大土地,又学习匈奴人的王制,设立了五部翕侯制度。
等到在此地站稳脚跟,为了新的土地,他们又完成了内部的整合,贵霜翕侯灭掉了其他四个翕侯,自立为王,建立了贵霜国,完成了从游牧部落向国家集权。
然后他们将目光盯上了东边,占领了东部身毒人所建立的的犍陀罗部和呾叉始罗部,并从犍陀罗部得到了语言和文字,完成了国家语言、文字上的统一。
如今他们正在与南边的安息人作战,意图吞并南边安息帝国在天竺诸国西部的飞地。
在他们的描述中,安息帝国原来是一个领土十分庞大的国家,只是如今国家陷入了分裂,顾忌不到东边的土地,因此此时正是夺取他们飞地的好时候。
除此之外,贵霜王还想重新打通与大汉的贸易,与大汉建立联系,只是由于中间匈奴人的阻隔让他们放下了这个打算,他们还不想去惹怒匈奴人,但是他又想要大汉的武器、文化、制度等等,为他的伟业添上一双翅膀。
蔡愔对于贵霜王的请求并无不可,直言,回国后一定会给皇帝上书,届时,大汉重新打通西域的道路,他相信,皇帝陛下一定会遣使来访贵霜,希望两个国家能够建立更深一层的联系。
贵霜王对于蔡愔的回答十分满意,又听说他们此行是出使天竺,寻求佛经和高僧后,贵霜王笑道:
“汉使何必舍近而求远,如今贵霜国内正好有两位得道高僧,既然汉国皇帝想要寻求高僧佛经,我可以派人护送你们去寻找两位高僧,只要你们能够劝动他们往汉国而去,我不会阻止。
你们一路走来,也应该看到了,这佛教,在我国是大教,几乎人人信佛,人人礼佛,而且如今天竺正陷入动荡,贵使要是贸然进去,就如同明知道前方是沼泽而踏入,岂不是太过于愚蠢。”
从内心来说,贵霜王是极度不愿意汉使前往天竺的,因为在消灭完安息王国后,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东边的天竺诸国。
要是天竺诸国与大汉建立了联系,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这与当初大汉与大月氏互使,匈奴与南越国互使有什么区别。
蔡愔身为大汉万里挑一的人才,自然明白贵霜王内心所想,但是他并不在意,只要佛经和高僧的任务完成了,去不去天竺都没有关系,毕竟天竺对于大汉来说,太过于遥远,恐怕再过个一千年,大汉都和他扯不上关系。
“多谢贵霜王的款待和指点,愿大汉与贵霜永世交好,两国万世繁荣。”
蔡愔和秦景对贵霜王行了一个标准汉人拱手礼,贵霜王也起身用右手抚胸,微微弯腰以示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