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祭司肯定地点头,又为她斟上,“大人心忧苍生,却恨为文官,援笔不能杀敌,开口不能变节,朝议不能正言,外边山河碎一地,即便不改文祭,却也望不到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那天。”
她喑哑不语,良久后才问:“老祭司觉得,文之深旨是什么?”
老祭司道:“兴观群怨?”兴者,激发情志;观者,观察社会;群者,交往朋友;怨者,怨刺不平。
她摇头。
老祭司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她依旧摇头。
老祭司不回答了,而是轻笑,“那老头子不知了。这些都是大人思考过的答案,真正的答案在大人心底,应该扪心自问。”
她转换话题,“夷族兵临城下了,老祭司怕吗?”
轮到他摇头了,“儒祖宣化文教,千万年正气不改。邪佞终非正道,野蛮到底文穷。灵台难逃神矢,血荐轩辕何妨?”
听闻之后,她心中大定,又举杯一饮而下,起身作礼:“老祭司,这茶色醇香,清冽甘甜。告辞。”
在她离开前,老祭司蓦地问出那个究极问题:“所以,何谓浩然之气?”
她身躯陡然一颤,回眸深沉,清音朗朗:“明礼,正义,从法,含章可负。是精神之力,是不灭信仰,是众生情感。”
老祭司身后有文光四散。只见他听了这个答案,扶须而笑,“你该回去了。这之前,完成你的夙愿罢。”他消失不见。
花焰百世记忆浑然一体,在识海中酿出浩然界的形状,神道气息如长虹般高涨,刹那间已经有天命十二境的修为,还在不歇往上。
她心神安定,内敛神气,闪身出文庙,跃于赵国宇空,鸟瞰血色大地,一指横断夷族行军路线,战争中断,万民停下,注目神仙天人。
她神音传遍山川大地:“子民们,你们是罹难的无辜之人,也是造就苦难的罪恶之徒。山河将要瓦解,但你们文脉在,这是无二的精神之力,是千年不灭的信仰,是勃郁的民族情感,只要张开浩然正气,只要为正义挥戈,一个王朝是不倒的,一个民族是不亡的!”
苍生沐浴清化,文生开解,黔首明悟,战士横戈,夷族辙乱旗靡,狼狈溃退!
她感知到气息踊跃到了一个极点,最后时刻又望向了王宫中,赵王领百官跪伏殿外,聆听神训。
她说道:“王,你是疆土之君,更应该是精神领袖。偃武息戈后,重开文教兴邦吧。”
赵王稽首:“莫敢不从。”
她凝视天空,轻语:“雨停了。”七色虹桥横亘天之两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