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杨洪和陈懋面露疑惑,一脸不解地看向朱祁钰。
如果朱祁钰想开办学院,那应该去找文官,跟他们武将有什么关系。
朱祁钰见状,补充道:“朕要创办一所专门培养武将的军事学院,由朝廷教导武将学习兵法知识。”
听到这话,杨洪和陈懋心头一震,自从上次封爵一事以后,没想到朱祁钰又有新的动作。
朱祁钰继续说道:“朕找你们二人前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看法,畅所欲言。”
创办军校,光靠朱祁钰一个人肯定不行,还需要得到武勋的支持。
毕竟朱祁钰事情这么多,不可能只盯着军校一事,其他的什么也不管了。
所以,军校的日常管理和负责教学的老师,都需要武勋们参与进来。
作为上次朱祁钰封爵新晋的两位国公,他们自然是最好的争取对象。
陈懋略微思索,随后说道:“陛下,自古以来将领出身行伍,或者是家世功勋。”
“学院培养不出好的武将,如若强行实施,怕不是要重蹈前秦苻坚之覆辙。”
陈懋说得很直白,直接把外行人教不了内行人这句话摆到了台面上。
而他说的例子,朱祁钰其实也懂,说的是古代唯一的一所军校。
南北朝时期,北方有个盛极一时的前秦政权,国主苻坚开设了一所教武堂。
这是一个专门教授军事技能的场所,它挑选太学生当中通晓阴阳兵法的人来当老师,给武将们授课。
明明是一所专业军校,但老师都是些从没打过仗,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学生反而是真正上阵杀敌的武将。
至于教学内容更加离谱,不教骑马射箭和军阵,只教阴阳兵法。
所谓的阴阳兵法,其实就是通过算术和望气来打仗,中间涉及一套非常复杂的算法。
这套早已失传的东西,再加上一群半吊子书生,效果自然差得不行。
在武将抱怨下,苻坚只能下令关停教武堂,重新恢复正常。
陈懋就是通过这件事,想让朱祁钰打消创办军事学院的念头。
听到陈懋的话,朱祁钰并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向杨洪,开口问道:“杨都督,你以为呢?”
杨洪低头思索,他知道当今陛下绝不是一个心血来潮、想一出是一出的人。
在杨洪的印象中,朱祁钰做事雷厉风行,并且还有极强的目的性。
杨洪沉吟片刻后,抬头回道:“陛下,臣愿意辅佐您创办这所学院。”
陈懋闻言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杨洪居然会支持朱祁钰做这么离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