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底气,白太平每日寻山珍海味,古籍奇珍,日夜问安朝栋真人,风雨难阻。更广为交游,拜访各长老观主,态度谦逊,出手大方,更有印书扬名之谊,众人皆赞,白首席落得好大美名。
夹此声威,白太平给百文馆立下规矩,亲自编写《迎宾规范十八条》、《如何宣扬道名标准用语》、《朝贡回礼明细》、《百文馆绩效考核办法》等诸多规则,明发全馆,要求馆内众道日夜学习,每日检查,但逢早会,必先一一交流心得体会,精擅者奖以金丹钱粮,不习者则需公开检讨,接受众人一一批评,并罚俸禄若干,规定众管事每旬一换,由规矩精熟者担任。更鼓励学而优者外出回访诸名山大派,携精装真君亲注拜访山门,但凡有回礼者,折合钱物,与百文馆三七分账,童叟无欺。其余诸道观,但有暗中欲投靠者,来者不拒,只需学习这诸多法门,诸般奖惩,一体视之。
随着囊中日厚,党羽渐丰,白太平又以道门经典求来弃官修道的原东台侍郎李文彬,遍邀大唐有学之士,开”岳麓书院“,自任院长,收龙虎山诸道、相熟商贾子侄入学,学儒练道一应费用均由白太平承担,修行科举悉听尊便,又暗中寻龙虎山家贫囊涩的道法高明、武艺高强者,在书院中设武科,教众童强身健体,吐纳修行。平日里以先生身份多开讲座,讲经诵典,教导众童”非立大志,不成大器“,夹带暗授心学私货,众学生皆言其大才。也算兑现了对孟小娘皮的承诺,送王觉、王炼二人在此,暗求诸先生多多关照,细心教学,自己也暗中开堂授课,传二人心学。二王公子也不负所望,学问日渐精深,显出几分彦公峥嵘。
短短数月间,白太平创下硕大基业,龙虎山上人人侧目,尽皆赞其非常人行非常事,平时行为怪诞别有深意,只是众人鲁钝不解其意。众人开始真心将白太平视为下任掌教。
白太平反倒低调沉寂下来,平日里除了日夜问安张朝栋真人,偶尔入学院讲学,深居简出,只是穷搜天下,寻些能工巧匠、铜铁硝炭日夜捣鼓,纳凉居内不时传来雷声阵阵,众人皆以为白太平闭门潜修,炼丹招雷,多有高人言周围左右,谓白首席改邪归正,幡然醒悟,浪子回头金不换,当为众弟子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