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天的行军,扶风城头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这就是他们的家,那里面住着日夜盼望着他们归来的父母和妻儿,默默前行的战士们都归心似箭,看过同衣军惨烈的一战之后,他们更懂得珍惜眼前的事物。
此时的扶风城,除了兵工厂的匠人都还在继续打造着手中的兵器和铠甲之外,全城的百姓都自发地来到了城门口等待着剿匪战士地归来。
他们手中都拿着为凯旋而归地战士准备地花朵,或者是一些吃食,又或者是茶水准备给战士们充饥解渴。
李若水接到牺牲战士地名单,在钱源核算好抚恤金之后,就带着人亲自前往这些人的家属,告知他们亲人阵亡的消息和送上抚恤金,那些战士的家属除了伤心之外,看到王妃都亲自上面慰问了,也没有什么好怨恨的。
今天迎接的队伍中就没有他们的身影,因为他们被安排在了祭天露台旁的一个巨大的灵堂内,等待着他们亲人的遗体到来。
等待的人伸长了脖颈,希望尽快看到这些凯旋而归的英雄,赶路的人希望自己的马儿能够走快一点,也希望这条路再长一些。
他们想要看到自己思念的亲人,但是也不希望看到那些战友伤心的家属们,内心非常地矛盾。
当走到离百姓还有百步的时候,秦康从战马上下来,牵着手中的马往城门口的方向走去。
战士们看了也都从马背上下来,徒步跟在秦康的身后。
人群中有人开始欢呼喝彩:“欢迎英雄凯旋而归。”
百姓们都挥舞着手中的东西,大声的为这些战士喝彩,
也有一些人认出了走在队伍中的亲人,不断地喊着他们地名字,热泪盈眶,因为他们的亲人平安的归来了。
战士们也热情的回应着迎接他们的亲人和百姓。
秦康之所以不骑马入城,因为秦康认为自己所取得的这些胜利,都是源自于百姓们的支持,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平安归来的战士,更应该接受百姓们的欢呼和祝福,但是不能坐着战马上居高临下的接受。
看到走来的秦康,李若水手中也拿着一支梅花向秦康走去,扶风城的众官员和百姓都跟在身后。
“妾身恭迎王爷凯旋。”李若水微笑着对秦康微微行礼。
秦康跨步上前扶起李若水,柔声道:“不必多礼,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听了秦康的话,李若水的眼睛微红,心生感动,这些日子的付出都值得了。
“参见王爷,恭喜王爷凯旋而归,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众官员的带领下,百姓们都跪下高呼千岁。
“父老乡亲们,都快快起来吧,都快快起来。”
秦康扶起离自己最近的百姓,然后再去扶起自己的这些心腹大臣。
等众人都起身之后,秦康接过李若水献上的那支梅花和三碗为我接风洗尘的酒。
秦康看着手中傲雪开放的白色梅花,把他放在了第一个战士遗体的灵柩上,把三碗烈酒都敬给了这些英雄。
“乡亲父老们,这些躺着的战士,他们也应该得到我们的欢呼,也应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胜利的成果,英雄走好,英雄永垂不朽。”
秦康举起自己的右手,高声喊道。
百姓们这才注意到,王爷手上和脖颈处露出来的绷带,众人都沉默了。
大秦除了开国的帝皇之外,哪里还有会和自己的士兵一起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的皇室成员,他们的命都是镶金戴银的金贵的很。
秦康身后的战士们都非常地感动,都大声高呼:“英雄走好,英雄永垂不朽。”
百姓们想起前段时间送来的那些孩子们,心中的怒火和被这些战士挑动起来的情绪一起爆发出来,也都高声喊着。
城门口此情此景,军民仿佛是水与乳一般交融在一起,不分你我。
都高喊着在为这些战死的战士送行,也热情地拥抱这些活着归来地战士,献上了自己手中地茶水和鲜花。
在祭坛那里都可以听到百姓们高喊的:“英雄走好,英雄永垂不朽。”
那些伤心的家属,此时除了悲伤之外,更是感到自豪。
自己的孩子虽然战死,但是他们的死并不是只换来了抚恤金,还有那无上的荣光。
——秦康去往灵堂处见了那些家属之后,就带着众人回到了府衙之内。
此时的李若水坐回了秦康的左手边的位置,就像以前一样默默的为秦康在幕后付出。
“本王离开的这段时间,都辛苦在座的各位了,择日再论功行赏。”
“为王爷分忧是臣等的本分,不敢言功。”众人都客气的回应道。
“大家伙都是老熟人了,就不必多礼了,都坐都坐。”秦康示意众人都坐下来说话。
“岁首之日行祭天之事,不知道现在可有结果。”
在做这事之前,颜松柏以为两天的时间根本就不够,他手上可以差遣的人手还是非常的有限的,现在扶风城的人口可是翻了好几倍了的,没看到城外那连绵在一起的临时住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经过三天的行军,扶风城头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这就是他们的家,那里面住着日夜盼望着他们归来的父母和妻儿,默默前行的战士们都归心似箭,看过同衣军惨烈的一战之后,他们更懂得珍惜眼前的事物。
此时的扶风城,除了兵工厂的匠人都还在继续打造着手中的兵器和铠甲之外,全城的百姓都自发地来到了城门口等待着剿匪战士地归来。
他们手中都拿着为凯旋而归地战士准备地花朵,或者是一些吃食,又或者是茶水准备给战士们充饥解渴。
李若水接到牺牲战士地名单,在钱源核算好抚恤金之后,就带着人亲自前往这些人的家属,告知他们亲人阵亡的消息和送上抚恤金,那些战士的家属除了伤心之外,看到王妃都亲自上面慰问了,也没有什么好怨恨的。
今天迎接的队伍中就没有他们的身影,因为他们被安排在了祭天露台旁的一个巨大的灵堂内,等待着他们亲人的遗体到来。
等待的人伸长了脖颈,希望尽快看到这些凯旋而归的英雄,赶路的人希望自己的马儿能够走快一点,也希望这条路再长一些。
他们想要看到自己思念的亲人,但是也不希望看到那些战友伤心的家属们,内心非常地矛盾。
当走到离百姓还有百步的时候,秦康从战马上下来,牵着手中的马往城门口的方向走去。
战士们看了也都从马背上下来,徒步跟在秦康的身后。
人群中有人开始欢呼喝彩:“欢迎英雄凯旋而归。”
百姓们都挥舞着手中的东西,大声的为这些战士喝彩,
也有一些人认出了走在队伍中的亲人,不断地喊着他们地名字,热泪盈眶,因为他们的亲人平安的归来了。
战士们也热情的回应着迎接他们的亲人和百姓。
秦康之所以不骑马入城,因为秦康认为自己所取得的这些胜利,都是源自于百姓们的支持,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平安归来的战士,更应该接受百姓们的欢呼和祝福,但是不能坐着战马上居高临下的接受。
看到走来的秦康,李若水手中也拿着一支梅花向秦康走去,扶风城的众官员和百姓都跟在身后。
“妾身恭迎王爷凯旋。”李若水微笑着对秦康微微行礼。
秦康跨步上前扶起李若水,柔声道:“不必多礼,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听了秦康的话,李若水的眼睛微红,心生感动,这些日子的付出都值得了。
“参见王爷,恭喜王爷凯旋而归,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众官员的带领下,百姓们都跪下高呼千岁。
“父老乡亲们,都快快起来吧,都快快起来。”
秦康扶起离自己最近的百姓,然后再去扶起自己的这些心腹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