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想和燕大合作两个项目嘛,编程只是为了后续开展工作方便。”
李大国连忙解释。
“你这追女朋友付出也太大了,要项目给项目,要支持给支持。”
在梁正泽看来,李大国这种行为,完全是为了追女友方便,假公济私。
“打住,我这可全是为了咱的电研所。”
“骗鬼呢,我就不信,要是米馨不在燕大,你还能和燕大搞合作。”
梁正泽的话让李大国无力反驳。
平心而论,如果米馨考入的不是燕大,他真没必要大动干戈,将无线通信这么重要的项目拿出来和别人搞合作。
“手机也好,计算机也罢,最核心的还是芯片制造,咱电研所只要牢牢掌握住芯片制造工艺,表面上的东西,给谁都一样。”
李大国还在一本正经的强词夺理,梁正泽可不吃他那套忽悠:“少说那些没用的,师兄我帮你搞定房子的事儿,编程专题培训必须也得在夏科大开一次。”
“服了你了,不就一场培训嘛,接下来上午在夏科大,下午在燕大总可以了吧。”
李大国也需要通过编程课的培训,快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只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编程中,才能产出更多的软件应用。
一顿饭吃吃喝喝,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多才结束。
回到春雨胡同。
又是只有米馨在家,米老爷子不知道是真有事情忙,还是特意给两个年轻人腾地儿,总之是又没回来住。
“大国,我还需要一台计算机放宿舍,不,得两台。”
缠绵过后,米馨提出诉求。
这几天,计算机仿佛是有魔力一般,都快让她朝思暮想了,比李大国的吸引力还要大。
早上一离开家,她就盼着能快点下课,好能回来玩计算机。
这几天李大国在还好,等李大国忙完返回南山村,她就只能逢周末才能回家玩了。
她想着是,最好宿舍里也能放上两台,一台自己玩,另一台给宿舍里的姐妹,省得七八个人抢来抢去,轮不到自己。
“米大小姐,你可得想好了,计算机往宿舍一搬,搞不好你的身份可就藏不住了。”
李大国不无担忧的回应。
他知道,米馨在学校向来低调,但计算机这种新生事物,动不动就是几万块一台,而且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的东西,搬到宿舍里去,还不得被人抄翻天。
“我早就想好了,别人问就说是男友送的。”
米馨俏皮的回应。
她早就想好了说辞,别人问起来就说是男友单位奖励的,之所以奖励计算机,是因为男友本人参与了计算机的研发过程,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殊荣。
“好吧,等下次来帝都,给你带过来两台。”
李大国对待米馨肯定不会小气,再说了,计算机在别人眼里是几万块的高科技,但其实成本没多少钱。
商量完计算机的事情,俩人没再亲密互动,各自睡觉。
第二天,米馨独自前往学校上课,李大国则是又打电话询问手术物资的采购事宜。
有了多方面人员的协助,物资的筹集还算顺利。
九成的物资均已协调到位,剩下一些比较先进的设备和药品,何丽也在积极通过外jiao途径进行解决。
最近,夏米关系持续向好,双方正是亲密阶段,这无形中也降低了物资引进的难度。
“麦冬,看来三四天内,物资就能协调到位,争取一周的时间可以帮半夏安排手术。”
打完电话,李大国向麦冬大致估算了一下时间。
手术这事儿还是越快进行,效果越好,他也不想自己的助理以后会是个瘸子。
“我替半夏谢谢你。”
此刻的麦冬由衷为遇到李大国而庆幸。
就拿这次手术的事情为例,单单是设备和药品的采购,差不多得干掉一百多万米刀。
而李大国眼睛都不带眨的就帮着搞定了。
还有那名骨科专家,麦冬到现在也不知道李大国给他的几页材料是什么东西。
但能让一名顶尖专家为之动容的,至少得是堪比对讲机之类的技术。
李大国的付出,她全都看在眼里。
这样的人,除了招蜂引蝶之外,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都是自家人,老说客气话就见外了。”
李大国对麦冬何尝不是充满了感激。
虽然直到现在为止,李大国也没遇到过任何的危险之事,但那是他李大国还没被盯上。
这种事总是防不胜防。
而麦冬看似古板、执拗,但在李大国以及电研所的安全方面,真的没少下功夫。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麦冬甚至都称得上他的第二条性命。
他和半夏只是一面之缘。
但是,能得麦冬力荐的,那一定是各方面全都优秀到掉渣的人,或者说,以后的半夏,说不定能和麦冬组成双保险,确保李大国和电研所不出现任何的意外事故。
商量完手术物资的事情,两人直奔燕大的物理学院。
如今的年代,计算机、信息工程这些学科还没独立成单独的学院,而是物理学院下面的一个专业。
而燕大的物理学院院长则是由杨立明担任。
来到物理学院临时准备的阶梯教室,里面黑压压坐满了二百多人。
这二百人当中,有一半是燕大的教职工,另一半则是准备参与无线通信和数据库研发的学生。
这些学生当中,硕士生占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大半是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再其余的则是米馨所在的信息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
“下面有请冀北电研所的助理研究员李大国同志,为大家进行C语言编程的专题培训。”
杨立明简单做了开场介绍,介绍到李大国的时候,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助理研究员。
“优秀民营企业家、夏国未来首富、计算机发明者之一、青年科学家、田学林的关门弟子”等等,这些帽子,哪一个都不能用作官方的介绍。
李大国现在拿得出手,也允许对外展示的也就助理研究员这一个身份。
看到站在讲台上的李大国。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喧嚣声。
学院们有想过,讲课的会是和杨教授差不多的知名教授,或者是在计算机领域深耕的顶级专家,又或者会是某位计算机发明者的得意门生。
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做讲座的会是一位看上去连20岁都不到的年轻人。
而且这名年轻人,怎么看怎么土,活脱脱像是刚从地里干完活回来的农民。
这样的人,怎么看都和计算机专家挂不上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