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可能是我父母想见你。”
几个闺蜜闹够了离开,秦文静这才说出了自己不好的预感。
李大国听后也有几分惶恐。
见家长估计没有谁能轻松拿捏。
再有就是他现在和米馨也是正式的男女朋友,陪另一个女孩子见家长,绝对属于典型的渣男行径。
“你父母喜欢什么?”
思前想后,该来的迟早会来,还是走到哪儿说哪儿,见招拆招吧。
“父亲喜欢舞文弄墨,母亲喜欢舞蹈音乐。”
见李大国肯去见父母,秦文静心里窃喜,不安的情绪少了很多,哪怕是父母不同意,自己也会帮李大国据理力争。
李大国听了老秦两口子的爱好,大呼后悔。
早知道在帝都的时候应该淘些文玩字画,这要是送给未来的老岳父,肯定能提升不少好感度。
可问题是现在已经没那个时间了呀。
“大国你别担心,我父母对礼物应该不会太在意,咱就带些大棚菜就挺好。”
秦文静不想李大国破费,大棚菜可是个稀罕物件,而且还是出自李大国的创意,带回家肯定有面儿。
“我看着准备吧。”
李大国不想太寒酸,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他现在最头疼的是时间问题。
眼下电研所的各项研究,在他专题讲座的推动下好不容易又快了起来,耽误一天都是大事儿。
还是问问夏培晓和李沛沛的意思吧。
“那就后天吧。”
夏培晓听闻李大国要去省城,还要见秦文静的家长,由衷的松了口气。
在她看来,李大国的个人感情问题都快成为电研所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了,这小子整天老混在女生堆儿里,影响的可是整个电研所的进度。
早点把终身大事定下来也好,免得他总是不思进取。
后天可以组织电研所的搬迁,这样就可以空出一天时间,足够李大国和秦文静见家长了。
“谢谢夏教授。”
没想到夏培晓答应的如此痛快,李大国心生感激。
他自己也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
“回来。”
请好假,李大国刚想离开,却又被夏培晓给叫住了。
只见她在手腕上摘下自己的手表,用手绢擦了擦说道:“见家长不能空着手,夏奶奶这块表是先生在国外带回来的,瑞国金工牌,当见面礼应该够了。”
夏培晓说这话的时候连自称都改成了奶奶,很显然她是把李大国当做晚辈,还拿出了自己心爱的手表作为送对方家长的见面礼。
“夏教授,这怎么好意思。”
李大国连忙摆手,刹那间感动的眼圈都有些发红。
自己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如此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的倾囊相助。
“叫你拿着就拿着,出去可别给咱电研所丢脸。”
夏培晓强行将手表塞进了李大国手里,转而将他推出了办公室。
安排好省城赴会之事,已经到了专题培训的时间。
今天的培训是关于小型计算机设计的,李大国认为在讲述微处理器之前,需要让所有的科研人员对计算机的总体结构以及功能模块了如指掌。
这样才能有助于每个人、每个小组的研发工作。
令人意外的是,他的课程不是从小型机的结构讲起,而是先讲了板卡设计。
最初的小型机,包括计算所刚引进的日丽小型机在内,并没有主板、内存等独立部件。
它的内部构造,就是在一块板卡上搭载了微处理器、控制芯片、主存储器以及各类接口。
但是李大国的板卡设计理念却不是这样。
他以松散、耦合为原则,以后世成熟的计算机结构为参照,清晰的为在场的科研人员讲述了当前的微处理器、南桥、北桥、主存储器、接口等部件,以及这些部件的功能边界、交互方式。
板卡的整体结构讲完,他开始详细的讲述每个部件的功能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以主存储器为例。
当前的主存储器就是简单的将一块或者几块存储芯片焊接在板卡之上。但李大国的课程却清晰的讲述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前三代的主存储器可直接集成在板卡之上,以扩大容量为主要发展方向,但是从第四代开始,必须将主存储器独立为一个新的板卡,通过插槽与主板卡进行数据交互。
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快速的提升小型机的存储容量,还能将其扩展为独立产品,方便未来快速的升级。
他的这些理念曾经碎片化的和夏培晓讲过很多次,夏培晓也将其潜移默化的引入到了当前的计算机设计之中了。
只不过大部分的科研人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他们对夏培晓的指示完全处于朦胧状态,理解的也非常片面。
通过李大国这次系统的讲解,在场的每个人都对计算机的总体设计、部件设计有了清晰的认知。
但这些还不是最震撼的,李大国在第二天的课程里重点讲述了图形化设计的理念,甚至还专门提到了图形处理芯片的设计。
而且他还提出将夏培晓之前的储化器功能进行加强,分出多个接头,分别为主板上的每个部件进行单独供电,这也就是电源的雏形。
由于这些理念太超前了,乃至于课程结束之后,现场的提问不断,犹如一场记者招待会。
“小李老师,按照你的设计理念,未来的主板上岂不是会有多种卡槽,能对卡槽的设计做一些介绍吗?”
“小李老师,如果主板的每个部件要独立供电的话,为什么不将板卡设计为多个,而只设计一个主板卡呢?”
“小李老师,就夏教授的储化器改进,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小李老师,你有没有设想过未来的主存储器需要多大?”
“关于图形处理芯片,是不是说未来的个人计算机可以进行图像展示?”
“小李老师……”
李大国都快被问题给淹没了。
当然,这不是因为他讲的不好,主要是他的设计理念太恐怖了,每个部件的设计都是从当前的雏形向后延续了至少三代,这让人一时不敢想象,按照他的理念,三代之后的小型计算机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不得已,李大国只好挑选提问最多的卡槽设计和电源设计又做了详细的介绍。
这次课一直从晚上的六点半持续到了凌晨两点才结束。
即便是延时了一倍的时间,但科研人员仍旧犹如打了鸡血一般亢奋,课后依旧是源源不断的提问。
直到夏培晓担心李大国撑不住,强行结束了这次讲座,众人才依依不舍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