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培晓这话几乎等于挑明了,可以帮着牵线挖人。
而且要论组织协调能力,后面还有个没来的李沛沛呢,那可是科研界的“红娘”,没少帮着各个院所牵线搭桥,就连米国的杨李二人都和她有些交情。
李大国脑子飞速转了一圈,想找找有什么项目可以和殿堂级建筑大师匹配。
电研所这种普通的楼宇吴天铭就能搞定,山神沟的别墅群也不需要大牛介入。
思前想后,貌似只有上寨村的风景区打造能拿得出手了。
上寨村有着全地区第二高山峰,而且它的山顶是个陨石坑形成的天然湖,后世的天然湖被开发为蓄能水电站,沿着水电站的河流则是被开发成了著名风景区,有着“冀北后花园”的美称。
天然湖改造+温泉度假村+风景区,没准真能成为一个傲视冀北的文旅项目,不过这对于现在的李大国还是太庞大了。
就算家底再丰厚一百倍也不一定能撑的起来,还是先乖乖的搞电研所吧。
李大国不由的长叹口气。
其他几人也察觉到了他的神情,先是激动,接着是兴奋,之后是专注,最后变为了落寞。
“李大国,你又憋什么坏呢?”秦文静大大咧咧的问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没什么,先谈谈电研所的项目预算吧。”李大国无奈的说到。
饭得一口口吃,路得一步步趟。
“初期能有多少经费?”夏培晓也很关心这个问题,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到春节前,先投入三百万吧。”
李大国老脸涨的通红,仿佛在说一件极为羞耻的事情,在他看来这个数字实在太少了。
不过陈庄的各个工厂全都是刚开始赚钱,而且红砖、水泥,还有即将量产的玻璃、陶瓷,九成以上都直接被各个工程消耗掉了,根本也没产生盈余。
这些工厂看着红火,但其实赚钱的也就拖拉机厂和机械厂,而这两个工厂前段的收益已经被李大国霍霍了不少。
先是捐赠,又是提前交税,接着又投建了几个新厂,不能说见底吧,但也没剩太多。
一小时前,李大国找焦艳华核对了一下账目。
扣除流动资金,账上可以支配的现金大概有110万左右,为此他又责成焦艳华,等杜俊彦回来后,多放出去一些拖拉机和新式产线的订单,尽量多回拢资金,按照当前的需求,估计一个月内能凑到300万。
而且这样做就等于提前预支了未来五个月的所有收入,一旦再出现风险,到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搞不好南山村所有的项目都会倒塌。
“卧槽,狗大户,你不会在陈庄偷偷藏了印钞机吧,太特么有钱了。”
听了这个数字,秦文静不由发出一句感慨,前段时间李大国一直在疯狂输出她是知道的,没想到花出去那么多,这货反而更有钱了。
“三百万勉强够用吧。”
夏培晓清楚,这点钱对于现在的电研所来说,确实不算多,好在当前只是启动阶段,开销还不会太大,三百万支撑五个月应该差不多。
“芯片设计、芯片机械制造、个人计算机项目先各投入六十万吧。”
李大国抠抠搜搜的和夏培晓商量各个项目的投入。
三大核心项目,雷打不动的得占用大头。
驱动程序+C程序编译器还不太着急,可以先投入二十万。
磁盘研发、存储器研发各投入三十万。
键盘设计、电视机信号控制电路、霍尔位置控制器各投入十万。
剩下十万机动。
“大国,还是适当照顾一下其它科研项目吧。”
夏培晓感觉给自己的项目投入太多了,而且她也知道这一百多份成果中,好多也都很有潜力。
“不用,磁盘研发和存储器非常重要,其它项目就再等等吧。”
李大国第一次有种缺钱的无力感。
搞科研真的犹如是在往一堆无底洞里塞钱,搞不好几百万扔进去,连个影子都不一定看得着。
“还有电机研发项目呢?”
夏培晓补充了一句,李大国的心思全都在个人计算机和芯片上,一时间忘了最重要的无刷电机研发了。
“那就投入十万吧。”李大国几乎是在牙缝里挤出了这个数字。
这样算下来,电研所加陈庄工业区账上就空空如也了。
好在无刷电机之前已经在持续研发,而且李大国曾经也搞过一款样机出来,十万块也够造个原型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