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电研所的架子已经搭起来了。
梁正泽的一名老部下许海涛,带领二十名技术骨干投入到了无刷电机样机的试制工作中。
汤定远带领半导体厂过来的三人正式筹备集成电路的制造实验室,夏培晓还借调给他两人专门设计有关的电路图。
而夏培晓本人则是亲自带领两名学生进行个人计算机的总体设计。
至于邱国军和杨援朝,他们也归在计算机研发小组,参与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的接口设计,为以后开发指令集和驱动程序做准备。
下午的时候,工作安排妥当,夏培晓带了汤定远、许海涛、沈志刚等几名骨干会同李大国一起调研陈庄的工厂。
“俊彦,这两份清单上的设备,务必尽快采购到。”
见到杜俊彦,李大国将芯片制造组和无刷电机组的两份长长的设备清单交了过去,接着便带众人参观了一圈各个工厂。
“大国,这些工厂都是你们生产队上的?”
夏培晓等人满脸的不可思议,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南山村小小的一个山村,居然藏了这么深厚的底蕴。
怨不得他们会大兴土木的建电研所,建别墅,原来是有工业支撑的。
“都是些小作坊,诸位见笑了。”
李大国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在看他看来,这些工厂真算不上什么,也就勉强能支撑住上五村的开发建设罢了。
“这个就是咱们新建的制硅厂,厂房还没落成,但已经提前在试产了,昨天刚提纯出几个硅锭。”
杜俊彦全程为大家做着向导。
“大国,这硅锭的成色不错。”
汤定远是半导体行家,一眼便看出来硅锭的纯度不是一般的高。
“汤工过奖了,这只是刚开始,以后会更好的。”李大国非常自信,这三个新厂的提纯技术是他按照后世的加工方式设计的,起码领先了现在的技术十年以上。
“后续怎么切割晶圆?”沈志刚疑惑的询问。
李大国瞬间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只想着提纯了,忘了半导体制造需要的是厚度0.1毫米的晶圆了。
“沈工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大国迅速的搜刮了一遍自己脑子里的金属切片技术。
对于金属切片,他有两种办法。
一是采用钻石刀轮技术,通过带有金刚石的转轮,将硅锭切割为薄片再进行打磨抛光就能得到晶圆,这种方式加工出的切片厚度可控,原材料的损耗较低,但缺点就是金刚石损耗代价太大了。
第二种技术则是采用数控精密切割仪器,这种方式就不用考虑了,因为当前根本就没有微机和数控芯片,精密切割根本无从谈起。
“我们之前设计过一款划片机,可以将硅锭切割为0.5毫米的硅片,然后再进行打磨抛光就能得到晶圆。”
沈志刚提出了自己的办法。
好家伙,按照他的办法,用砂轮切割硅锭就得损耗一半,再打磨下去0.4毫米,何止一厘米的硅锭才能研磨出一片晶圆。
再去除不合格的次品,估计3厘米的硅锭才能出一块成品。
但是眼下也没更好的办法,金刚石李大国可搞不定,就算能搞到,他更损耗不起,相比较而言,沈志刚的办法虽然原始笨拙,但好在也能实现。
浪费的原料也没关系,大不了再回炉重造就是了。
“那就辛苦沈工将划片机的图纸设计一份吧。到时候让制硅厂给你一万块技术转让费是否可行?”
李大国自己肯定也能设计这种原始的设备,但他更希望激发电研所的积极性,所以提出了技术转让的办法。
“太多了,太多了,给几块补贴就好了。”
沈志刚哪儿见识过这种场面,随便一张图纸就能获得一万块,都能顶他在之前的半导体厂两年多的工资了。
而且他也不敢要,怕犯错误。
“沈工只管收着便是,都是合规的。”
李大国解释了一句,他还顺便告诉沈志刚等人说上面已经成立了专利口,正在制定有关的专利法规,相信用不了多久,技术转让、发明专利都会受到应有的支持与保护。
商定了晶圆的划片技术,几人又来到旁边的玻璃厂,和制硅厂一样,玻璃厂也是在露天生产,而且已经造出了第一批玻璃。
玻璃厂的生产条件虽然差点,但是李大国的二氧化硅的提纯技术可一点都不弱,这批玻璃色泽晶莹透亮、质地坚硬,超出当下杂质含量很高的绿玻璃不知道多少档次。
“玻璃也要尽快量产一批,入冬前要给所有的新房全都装上。”李大国摸着一片片光滑的玻璃,心里也是成就感满满。
如果窗户都装上玻璃,那可比宣纸或者报纸的效果好太多太多了。
“放心吧,这批玻璃马上就会运到工地。”
杜俊彦和李大国想法一致,这些都是过冬的必备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