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顺恍然的看着在荒地上来回奔走的推土机问到。
眼前这个钢铁怪兽太恐怖了,恐怖到他都觉得自己不再会种地了。
但是他心里又有一股子的执念,他想在春种的时候,将这片土地种上小麦,他想以此告诉全村的人:我李广顺还是村里最能干的种粮大户,一百亩地怎么了,我照样轻松拿捏。
“得二三十天吧。”
看出了老爷子的要强,李大国估算了个时间。
眼前这个推土机还只是个半成品,只能将土推开,但却不能自动装卸。
而开垦荒地需要将山根挖下去一米,挖出的石渣需要靠人力装车,运往北河滩,这之后还需要再运来大几百车好土,将一百亩地再垫起来,灌溉之后才能耕种。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好在现在李大国手里有近二十名壮劳力,调配一下应该能勉强应付。
只是这样做又会耽误水坝的进度,他有些左右为难。
“那就尽量在春种的时候种上一季小麦吧。”李广顺满怀期望的看着李大国说到。
对于农民来说,种地永远都是头等大事。
“爷爷只管放心便是。”
爷孙俩说话之间,杜俊彦已经将荒地开出来十亩,他正玩耍的不亦乐乎,要不是李大国叫他吃饭,他都想将这片荒地全都推上一遍。
自己亲手参与制造的推土机太神奇了,就这个效率,十几头牛都干不过它。
“大国,我有个事儿想和你商量下。”
杜俊彦将推土机开到路边,吞吞吐吐的对着李大国说到。
“那你倒是说啊,都是老同学,说话扭扭捏捏的像个娘们儿。”李大国和工友们呆久了,说话难免沾了点恶俗。
“我们大队长让我问问你,这拖拉机能不能卖给我们村一台。”
选矿厂工地上干活的全是辛家沟村的人,他们是亲眼鉴证李大国造出柴油机的,也是最相信他的实力的。
这些天,李大国造出柴油机的事早就在辛家沟村传的神乎其神,有人说他无师自通,有人说他有点金之术,更有人说他是文曲星下凡,转做了匠人。
他们村的大队长早就想搞一台拖拉机了,这才找上了厂长杜俊彦,杜俊彦做不了主,又来求李大国。
“这有什么不能的,不过不能卖,只能是换。”
卖和换一字之差,其性质可是完全不同。
要是李大国想销售拖拉机,哪怕是借用机械厂的壳子,也得先向县里打申请,报产量,再由县里统一指定拖拉机该卖给谁,私下销售,搞不好就会被扣个投机倒把的帽子。
换就不同了,我造了个农具自己用,你看上了,用其它的东西换过来,那就是村民之间的自发行为,就好比我用一只鸡,换了你五斤粮食,这种行为一般是没人管的。
“换?怎么个换法?”杜俊彦满是疑惑。
“我有造拖拉机的办法,却没人手帮忙,你们有人手,但是不会造拖拉机,于是你们村出力,我出方法,咱们共同造了台拖拉机自己用。”
李大国的话瞬间便点醒了杜俊彦,他假装一本正经的问到:“那我们村该出多少力换咱这台拖拉机呢?”
“四千个大工,不过谁来干活得由我指定。”
四千个大工折算成钱也就是四千块,而辛家沟村采用义务工的方式让村民过来干活的话,折算成本更是只有两千块。
“会不会太便宜了。”
杜俊彦也是知道行情的,市面上一台12马力的拖拉机头售价4500块,加车兜接近七千块,而他们的柴油机可是20马力的,卖给辛家沟村才两千块,还是以工抵钱的方式,简直跟白给一样。
“你刚开始帮了我,我也不能太小气不是,还有,下一批的拖拉机,你自己也留一台吧。”
李大国这话一出,杜俊彦瞬间感动的痛哭流涕,六道沟也跟着基情四射,有这样的同学,真是一件人生幸事。
“那其他人想买,不对,想换怎么办?”杜俊彦再次询问,他知道李大国造拖拉机肯定是为了卖钱。
“优先村集体交换,不过他们得出1500块购买原料,另外再出五千个大工,当然了,例如村里有砖窑、石灰窑什么的,也可用砖块和白灰交换。”
还可以用砖块换拖拉机,杜俊彦瞬间都石化了,拖拉机折合四千块一辆,砖块合二分五一块,十六万块砖头,才能换上一台拖拉机,这也太离谱了。
晌午时分,李广顺、李大国返回家中,杜俊彦则是去了选矿厂,而此时,南山村的风向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原因无它,村民们都知道了李大国造出来了两台拖拉机,其中有一台还能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