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花飘飘洒洒地下着,不多时地上便已覆着薄薄的一层白絮,三京馆门前的雪被车轮压出了道道痕迹,纵横交错,凌乱不堪,中间的雪已经化开,污水混着泥泞,让人落不下脚。
从礼部回来的女学子们累了一天,早有宫婢侯在门口等着接她们,柳月踮着脚往门外探了又探,直到最后一辆马车上的人进入学馆,她依然没有看到自家姑娘的身影。
将近年关,礼部的事蓦然多了起来,倒不是朝中有什么大事,而是又快到“三节两寿”中的春节,每到年尾各部皆闲时,礼部却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京中事忙,礼部还要管那些打外面回京要晋级考核与上京觐见的官员吃吃喝喝,回回忙得人仰马翻。三京馆的女学子们在这时候终于真正见识到礼部的忙碌,最近几次学馆不再安排她们去其他地主,只往礼部跟班做事。
今日天不太好,还下起了雪,学馆去接女学子们的车已全都返回,可柳月却没等到薇宁。
说起来她在薇宁身边日子不短,离宫里那种勾心斗角,打斗刺探的日子渐远,竟也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再说伺候人的活计不累,尤其是跟着薇宁,几乎不需要太费心,只需定时给宫里去个消息便可。眼见着雪越下越大,天色也慢慢变暗,柳月心里禁不住有些发慌,她有心去打听一下薇宁为何还未回馆,但又不知该问谁。她主仆二人近来在学馆颇受冷落,估计不会有人告诉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对了,司正大人!柳月匆匆去了凌云阁,也只有刘司正待她们还算亲厚。
哪知到了凌云阁,刘司正竟也不在学馆,她只得给桑嬷嬷说了此事。桑嬷嬷一听居然还有人没有归馆,便立即派了人去查,结果派去查问的小宫婢们皆回报说没有人知道薇宁的去向。桑嬷嬷知道事有蹊跷,也不敢擅做主张,只得焦急地等刘司正回来。
奉都一条不起眼的小巷,薇宁正抱着一方尺长的木匣子,独自在风雪中踽踽而行。她穿着三京馆的学子袍服,外面披了件素青斗篷,小脸被毛茸茸的兜帽护住,抬头看到前方的巷口才轻轻呼出一口白气。
这是第二家了。她怀中那个木匣子里装着的是请柬。冬至宴近,宫中素来有分赐百官的礼食的习俗,陛下今年要在宫中宴请五品以上的官员,也有借此为即将归来的上将军郭宏接风洗尘的意思。百官公卿齐聚一堂是何等场面,上下人等无不重视,司礼的内侍监往礼部跑了好几回,光是拟定人数、抄录请柬就花费了几日的功夫,还要一遍遍地核对仔细,再派人分发出去。薇宁的字写得好,一早到了礼部公堂便被叫去抄录了一整日,直至过午才抄完分给她的那些,手腕子已有些发麻。本以为这就算完了,待与其他学子同回学馆之时才被告知,她还得跑腿去送请柬。
礼部的堂官不知犯了哪门子病,突然说人手不足,要这些女学子也去跑腿,之前各有分工,薇宁抄录时其他女学子结伴出行,乘车去各府分发请柬,独到了她这里却要单独前去,委实有些不公平。明显是在针对她一个,可薇宁自问并没有哪里得罪过这些官吏,想想总脱不开学馆里那几人,她不愿多事,领命离去。
要去的地方不多,只分给了她五张名帖,念在她抄录请柬不容易,别人去十家,她只要去五家就行了。只是坏在这五家官员的府第过于分散,几乎要从城南跑到城北。适才去的那位大人是一位御史,似乎清廉过了头,住在左家巷这样逼仄的小地方,下雪后连马车也不好走,薇宁只得自己走着进去。
巷口停着的是礼部老旧的马车,车夫从一旁的屋檐下钻出来叫道:“叶姑娘,这是第几家了?”
“第二家,接下来咱们去枫林巷,户部文大人的府第。”
车夫去过那地方,路程可不算近,但见薇宁低头钻进了马车,不好再说什么,跳上车驾吆喝马儿起步。他回头看了眼马车上随风飘摇的帘子,微不可闻地叹口气,也不知道这姑娘得罪了谁,上头分吩咐今日定要她吃些苦头才行。雪天马车行走缓慢,车夫看了看周围,这一片店铺不少,即使一个女子落单也不会出事,便轻轻一拉车辕上缠好的绳索,马车前端突然一沉,马儿仰首长嘶一声,停步不前。
车夫下去看了会儿,沮丧地来报:“叶姑娘,咱们的车怕是不能走了。”
薇宁也知今日之行不会一直顺利,坐在车里淡淡地问:“出什么事了?”
“马车突然坏了,天寒地冻的,我看一时半会儿修不好。”言下之意便是车不能坐了,您得自己个儿走着去送。
若是仅凭自己一双腿走到今夜也送不到其他三家,可她必须得在今日回去复命。望着车外漫天飞雪,薇宁略有愁意,倒不怕风雪欺人,只是真得顺了那些人的意弄得自己狼狈不堪才行?她抱着匣子下车,一阵冷风夹着雪花吹过来,霎时呛得她咳嗽起来。
车夫看着不忍,想了想叫住她,递过来一把伞,说道:“姑娘请小心。”
她没有拒绝,撑起伞往西行去,车夫望着她的身影叹了口气,怎么会有人要难为这么美丽的女子?授意他这么做的人本要他一处也不送的,刚刚心软跟着送了她一程,还将她放在这处人多的地方,也算是仁之义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