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秋是被铁门的咯吱声吵醒的。
他睁开眼,爷爷已经不在床上了。
“竟然睡了11个小时。”
沈知秋翻过身,打开手机,已经九点多了,他好久没睡过这么长时间了。在成都,即使是周末和假期,他也是要上补习班的,作为顶级学者夫妇的儿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沈知秋应该庆幸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而转学到摇光镇,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了。
他穿好衣服,来到西偏屋,这里就是他以后住的地方。之前还光秃秃的床板已经放上了床垫、枕头,床单和被子被叠好放在床头。除此之外,房间里还有一张全新的书桌,一个旧衣柜,一台老式电风扇,陈设十分简单。他的行李箱就被爷爷放在床边,他打开行李箱,拿出里面的东西。里面是一些换洗衣服,洗漱用品,还有他的电脑以及非常重要的档案材料。
简单收拾一下,把衣服挂好,电脑放上桌子,他就出去洗漱了。
来到堂屋,爷爷已经煮好了茶,茶几上放着热气腾腾的包子。看到沈知秋进来,爷爷招呼他坐下,让他自己倒茶。
沈知秋不得不感叹这小老头生活质量还是不错的,奶奶不在这么多年,每天都是如此吧。爷爷可是全镇人都知道的大神棍,做法事想必赚了不少钱。
吃过早餐,沈轻鸿就收拾东西准备出去了,不知又要去哪里做法事。他把道袍,黄纸什么的绑上摩托车,又钻进东偏屋拿出用布包着的法器,系在背上,出来时还拿着一张纸。
“你待会儿去镇医院中药房,帮我把上面的药材买回来,顺便替我问问赵淳方那老家伙,为什么他这么些天都不来找我喝酒。”沈轻鸿把纸塞到沈知秋手上。
沈知秋看了一眼,都是一些药材名字,桂花,甘草,洛神花之类的。
“难不成你要炼丹?只是这药方没标克重啊,奇怪。”沈知秋一时突发奇想。
“臭小子,我哪会炼丹!这是酸梅汤的配方,解暑用的。”
“哦。”
他仔细看了一眼,配方里确实有乌梅。
“切,我还以为……。”沈知秋顿时没了兴趣。
“我要到晚上才回来,午饭你自己解决吧。”沈轻鸿一边跨上摩托一边说道。
“对了,这是大门钥匙,拿好了!”爷爷突然想起什么,把钥匙丢给了沈知秋。
“哎!”
不等沈知秋说完,爷爷就发动摩托,一溜烟冲出了巷子。话说老头子是不是忘了给沈知秋买药钱和午饭钱,事到如今,这笔钱只能从他的小金库里出了。他来摇光读书,父母还是给了他不少钱的,他不禁搓搓手,心想怎么花这笔钱才好。
“总之先收拾一下房间吧。”
他再次来到西偏房,环顾四周,墙壁被粉刷成白色,看起来油漆已经干透了,爷爷好像好久之前就刷过了。他铺好床单,又低头闻闻被子,嗯,是晒过的,看来这老头子想得还挺周到的。
收拾好这些,终于是个像样的房间了,只是沈知秋感觉这床前只有个柜子,还缺点什么。如果放个游戏机会很合适,只是这样的话……沈知秋不由得想起父母的脸,让父母知道他买了游戏机的话,他得吃不了兜着走,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
“就这样吧,再打扫一遍屋子就好了。”沈知秋满意地点点头。
扫完屋子,沈知秋找来小凳子,坐了在树荫里。现在天气正好,阳光穿过树梢的缝隙,在他的身上闪动。
“喵嗷~”
一声猫叫打断了他,沈知秋转过头,只见一只黑猫在院墙上悠闲散步。
这猫好像是爷爷养的,沈知秋不是很确定。
“小黑?”他试着叫小猫的名字。
“喵?”
它在回应!沈知秋走到院墙边,伸出手。猫咪走过来闻了闻沈知秋的手指,似乎很嫌弃的样子,立马跳进院子里,去吃食碟里的食物。
沈知秋不禁有些尴尬,转念一想,他小时候好像总是欺负它,这就难怪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就是他小时候的那只猫。沈知秋算了算,它现在好像都有八岁了,都已经算是猫中老人了。
爷爷在一次出去时带回了小黑,让沈知秋给它取了名字。当初沈知秋离开摇光时,它就是这副模样,好几年过去了,小黑好像也没长大多少,一点也不像一只老猫。不过沈知秋看它状态还是很好的,食量很不错。这让沈知秋不禁感叹不愧是是神棍养的猫。
“小黑,回头给你买冻干吃。”
听到沈知秋的话,小黑立马跑过来,在沈知秋裤腿上蹭来蹭去,一边“喵喵”叫着,一副讨好的模样。沈知秋不由得怀疑这只猫是不是听懂了他的话,也许是在老神棍身边沾染了灵性也说不定,嗯,一定是这样。
沈知秋看了看时间,已经11:30了。
“既然如此,那就先出去吃饭,然后帮爷爷买药材。”
沈知秋锁好大门来到街上,随便找了一家饭馆,叫了一份煲仔饭。就在他等饭的时候,后面桌的四个大叔开始谈论起来。
“老王啊,你挂到赵老先生的号没有?”
“哎,这周已经没戏了,倒是挂上了下周的号。”
“那也不错了,我听说这位老先生每天只诊治十个病人,每周日还要休息,求医的人都排到隔壁县去了。但是他可从来不会破例,坚持自己的规矩。”
“可不是嘛,连带着新城区的房价都上去了。”
“谁叫人家医术高呢,老王你那多少年的老寒腿,说不定人家赵先生两个疗程的针灸就给你治好了。”
“那可不嘛。唉,饭来了,快吃快吃。”
沈知秋的饭也端上来了,沈知秋一边吃一边听大叔们讲赵先生的事。
听他们讲,赵老先生名叫赵淳方,两年前来到摇光,是一名精通针灸的老中医,对风湿骨痛的治疗研究颇深。有BJ的医院请他过去,但他不肯,执意要来摇光镇。为此,省里的领导专门批下经费,扩建摇光镇的医院,为赵先生配备了专门的中药房。除此之外,赵老先生行医,要按照他自己的规矩来,外人不能干涉。
沈知秋有点惊讶,听爷爷所说的“老家伙”好像就是大叔们口中的“赵老先生”。没想到,爷爷竟然和这位名医有所交集,还以“老家伙”称呼。沈知秋不禁对两人的关系好奇起来。
吃完饭,他坐上公交,往医院而去。摇光镇只有一条公交线路,从一端的医院,一直到另一端的高中。
大约五分钟后,医院已经到了,沈知秋向四周望去,有不少新建的楼房和在建的工地,这大概就是大叔们口中的新城区,是摇光镇新的开发区。不得不说,这座镇医院比一般市里的医院还要宏伟。托了赵老先生的福,小镇里的人求医倒是方便许多。
沈知秋进到医院一楼大厅,来到挂号处。
“你好,我想取一些中药。”
“中药房找那边的窗口。”
沈知秋顺着护士指的方向看去,确实有一个窗口,写着“中药房挂号专用”。
沈知秋去到那个窗口,是一个看起来颇为年轻的女医生在值班,居然不像其他窗口是护士在值班。可以看出,医院对赵老先生非常的重视。
“小弟弟,挂赵老先生的专家号还是挂普通号?现在是午休时间,要见赵医生可能要等会儿哦!”女医生意犹未尽地合上手里的书,开口道。
“呃……”
沈知秋一时没了主意,只好掏出爷爷给他的纸条递给医生。
“我爷爷说要抓这些药,他应该认识赵先生。”
“是沈爷爷的字,他这次竟然没有自己来,难道你是沈爷爷的孙子吗?”女医生接过纸条,仔细地端详起来。
“嗯。”沈知秋很惊奇,眼前这医生竟然可以一眼认出沈知秋爷爷的字,就像班主任可以一眼看出他造假的作业。
“我直接带你去找他吧!”
“麻烦了。”
“哈哈,不麻烦,现在没人来的!”女医生发出咯咯的笑声。
沈知秋跟着女医生进入走廊,在走廊尽头,可以看到挂着牌匾的木门,牌匾上写着“医者仁心”四个大字,古朴典雅,看门牌这应该就是中药房了。
女医生推开中药房的门,径直来到柜台前。
“赵爷爷,你猜谁来了!是沈爷爷的孙子呢!”她扬一扬手中的纸条。
“你说谁来了,小刘?”苍老的声音从一排排药架后面传来。
老先生从药架后面走出,走到木柜台后面,接过刘医生递过的纸条。
老先生扶了扶眼镜,仔细看这纸条,下一秒就笑出声来:“这老东西这么快就喝完了!”
沈知秋打量起老先生,第一次见赵老先生,还是很符合他对中医的印象。老先生剃着光头,戴一副石英眼镜,眉尾高高翘起,年轻时估计也是个剑眉星目的美男子。他留着长长的山羊须,穿一件马褂,看起来年寿已高,但身子却是直挺,竟然隐隐比沈知秋还要高出一点。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捋一捋胡须,看向沈知秋说:“小友,你就是沈老头的孙子?我倒是不曾见过。”
“嗯。”沈知秋对老先生“小友”的称呼感到受宠若惊。他其实也没见过赵淳方,听刚才的大叔讲,赵淳方也是从外地来摇光定居,怎么就和爷爷认识呢?
赵老先生打量沈知秋两眼,点点头,又笑起来,说道:“好好好,小友你稍等,我去配药。”说罢,他就再次钻进一排排药架,从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抽屉中翻找起来。
“那我也去值班了,小弟弟。”刘医生转头看向沈知秋。
“哦,好。”沈知秋点头,“对了,谢谢你。”
“不用谢。”她对沈知秋眨眨眼,“对了,我叫刘思齐,是赵爷爷的徒弟,以后说不定还会再见哦!下次可得叫我姐姐了,小弟弟!”说完,她拉开门,离开了中药房。
沈知秋觉得老先生这徒弟还真是,呃,古灵精怪。但他很快就被神秘的中药房吸引了目光,四处查看起来。
沈知秋环视中药房,这么大的房间,几乎一半都被药架填满,另外一边放着木柜台,古色古香。柜台后的墙上贴着一副巨大的人体穴位图,还有非常多,几乎是满墙的锦旗,有上了年代颜色发暗的,也有崭新的,写着“杏林圣手”“悬壶济世”“针到病除”什么的,把墙上的时钟围得严严实实。沈知秋不禁感叹,这样一位医学大拿,居然和爷爷一个老神棍认识,他们的关系好像还挺好的。
柜台边,放着一个书架,书架上摆着许多颜色发黄的古书,都是些繁体书名。沈知秋走到书架旁,细看这些书名,有《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等医书,还有一本《天工开物》。沈知秋继续向下看去,令沈知秋惊奇的是,书架最底层是一排小说,是什么《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看来老爷子还是金庸的粉丝。
在一大堆古书里,一本现代包装的书吸引了沈知秋的注意,沈知秋把它抽出来,是一本《筋脉理论新引》,沈知秋瞬间没了兴趣。把书放回去,他看向另外一边,那里放着五张板床,他猜应该是用来做针灸的。
“这里的书你要是想看的话,可以借给你看。”老先生已经找好了药,笑着说道。
沈知秋连忙收回目光,他虽然爱看书,但对医书,估计读起来也是一知半解。老先生回到柜台,从柜台里拿出一杆小秤,称好重量,把药材分装到一个个小纸包里,捻一口唾沫,搓开一个塑料袋,最后把纸包装进塑料袋里,递给沈知秋。
“这些够你们喝到秋天了。”老先生说道。
“好的,麻烦赵爷爷了。”
“嗯!好好好,你爷爷早就和我说你天资卓越,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老先生又笑起来。
“谢谢赵爷爷。对了,爷爷让我代他向您问好,还说想和你喝酒。”
“哦,这老东西倒是有心了,不知是关心我,还是惦记着我那一坛好酒。只是最近病患较多,我一时还走不开。”
老先生又与沈知秋闲聊起来,了解沈知秋的年龄生辰之类的,谈到武侠小说时,老先生更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等沈知秋再看墙上的时钟时,已经两点了,于是他向老先生告辞,离开了中药房。临走时,老先生说他择闲日就会登门拜访,让爷爷做好准备。
沈知秋对老先生这种说话方式很是喜欢,也许是出于对武侠小说的向往,他觉得老先生说话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
沈知秋来到大厅,刘思齐正在为一对父女挂号。父亲穿着笔挺,好像是政府工作人员的样子,女孩穿着白色短袖配运动裤,看起来年纪和沈知秋差不多。看到沈知秋过来,刘思齐朝沈知秋挥挥手,算是告别。
沈知秋在缴费窗口缴好费用,还好,都没超过一百块,只是一个普通的挂号费和药费。
他掀开门帘,回头望一眼,那对父女也挂好号,向中药房的方向走去,只是那少女仿佛感觉到了什么,也回头望向沈知秋。
这对视好像有一个世纪那么长。
沈知秋连忙转过头,走出了大楼。
在公交车上,沈知秋回味起赵老先生的那句话,爷爷说过自己天资卓越这种话吗,不知是夸自己智商高还是情商高。
“糟糕,有点晚了。”沈知秋拍拍脑袋。
等他从书店推开门出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他到家有一段时间,外面才传来摩托声,由远及近,最后在门口停住。
爷爷摘下头盔,问道:“饿了吧,今天回来的有点晚。”
“再不来真要饿死了。”
“哈哈,那我得赶快了。”爷爷的笑声在小院上空回荡。
……
吃过晚饭,沈轻鸿开始准备生火煮酸梅汤了,他把小炉子提到院子里,把柴火放进炉膛,最后点燃布条,放进火炉,不一会,火焰就熊熊燃烧起来。
“为什么不用电来煮酸梅汤呢?”沈知秋不解。
“电炉灶用来煮茶炒菜还可以,用来炮制中药材还是不行,火候不到位。”
“这有什么不一样的嘛。”
“你不明白这些药理,用什么样的火,什么样的锅,加多少药材,这里面可是大有讲究的。”
说完,沈轻鸿把砂锅放上炉子,自顾自地摇起风箱,随着他一拉一推,炉子里的火苗一上一下,很快,砂锅里的酸梅汤就咕嘟嘟地冒起泡来了。
“嗯,还不错,加点糖,再熬一会儿就好了。对了,那老家伙怎么样,没有为难你吧?”
“当然没有,他可是说要登门拜访,还让你做好准备呢。”
“哈哈,那就好。”老头子高兴地笑出声来。
“对了爷爷,你怎么会认识赵老先生的啊?”
“他是我年轻时的好友,只是之前不在摇光而已。”
“哦。”
又过了大约二十分钟,酸梅汤终于煮好了。爷爷垫着布,把砂锅端下来,小心地把酸梅汤倒进大水壶里。沈知秋已经迫不及待了,当即就要倒一杯尝尝。
“别急,现在这酸梅汤很酸的,得要加点水才可以喝。”
沈知秋悻悻收手。
爷爷加上水后,从水壶里倒出两杯。沈知秋接过一杯,抿了一小口。
“嗯,真好喝,跟商店里的完全不一样!”沈知秋感觉商店里售卖的酸梅汤含糖太高,很难解渴,而爷爷熬的酸梅汤,入口微酸,回味甘甜,的确有生津止渴之功效。
沈知秋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再来一杯!爷爷!”
“别急,还多着呢。”爷爷白他一眼,转而细品自己杯里的酸梅汤。
晚上躺在床上,沈知秋细细回味今天的见闻。
摇光还真是不断给他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