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朝时期,所谓的国有土地所有制实际上是一种封君所有制。
这种制度下,周天子将土地授予诸侯,诸侯再进一步将土地分配给大夫,最终由农民进行耕种。
除了耕种自己的土地外,农民还需要额外耕种一块公田,其所有产出均归封君所有。
这种制度设计在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层级分明的土地管理体系。
其中,“井田制”作为一种理想的土地分配模式,当时被被载入《孟子》与《周礼》等经典之中。
这一制度设想将土地划分为规整的九百亩正方形区块,并通过“井”字形的划分方式,将每块土地细分为九等份。
其中,周边的八块土地分配给八户人家耕种,而中间的一块则作为公田,其收成归封君所有。
然而,“井田制”在实际操作中却显得不切实际。
首先,要找到完全符合这种规格的正方形土地就相当困难。
其次,即使在土地分配之初能够做到公平合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变化,如何调整土地的再分配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例如,当某户人家劳动力不足时,他们可能无法耕种全部的土地。
而当另一户人家人口增多时,他们又会面临土地不足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棘手难题。
尽管“井田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局限性,但王莽却对其充满了迷信和执着,
他坚信圣贤们的经典是至高无上的真理,不然自己也不能靠着这些儒家经典坐上皇帝宝座。
因此,他决心将这一理想化的土地制度付诸实践。
王莽目的也很明确:
一方面,他希望通过重新收回土地的控制权,来削弱日益膨胀的豪族势力。
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通过禁止人口买卖来解决豪族所依赖的人口红利问题。
然而,王莽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