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笔锋一转,严厉批判刘崇不识时务、大逆不道,是宗室之仇、国家之贼、天下之害,罪不容诛。
张竦甚至建议铲平刘崇的宫殿房屋,挖成大坑灌满污水,以作诅咒镇压之用。
王莽果然对这篇奏文大为满意,认为刘嘉不顾私亲、与自己同仇敌忾,实属忠孝之举。
一场原本可能掀起惊涛骇浪的宗室叛乱,就此悄无声息地落幕。
并非这场叛乱来势不够凶猛,而是刘汉皇族成员们不但未给予刘崇等人支持,相反,还纷纷向王莽表示忠诚。
这让王莽感到十分高兴。
王莽更加坚信,相较于所谓的血缘和正统,权势和既得利益才是更为可靠的力量。
于是,他慷慨地封赏了南阳郡中参与平叛并立下功劳的官吏与平民百余人。
却将刘崇的府邸夷为平地,以此作为对未来谋反者的严厉警告。
为了进一步彰显人心所向和表彰忠义之士。
王莽又颁布诏书,赞扬刘嘉及其父兄深明大义、不徇私情。
再次将杜衍县的千户赐封给刘嘉,封其为帅礼侯。
并赏赐刘嘉的七个儿子关内侯的爵位。
同时,张竦也因功被封为淑德侯。
在当时连坐之法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封赏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此事在长安市民中引起轩然大波,人们难以置信,议论纷纷。
甚至编出歌谣来讽刺这一荒诞现象。
“欲求封赏,须过张伯松(张竦);奋力战斗,不如巧妙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