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一质疑,王莽手下的亲信们首次给出了明确的回应。
他们试图突破这一“宪制”的限制,为王莽争取更高的地位。
在王莽的授意下,以他的小圈子为中心,众多公卿大夫、博士、议郎、诸侯、王公、宗室共计九百零二人联名上奏。
“宰衡的地位应当凌驾于诸侯王之上,赐予他束帛加璧的荣耀,大国乘车、安车各一辆,以及骊马两双。”
这一举动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汉臣们第一次明确提出宰衡的地位要在诸侯王之上,实际上就是绕过了“非刘氏不王”的“宪制”约定。
为了进一步体现宰衡的尊贵地位,亲信们还建议继续为王莽加九锡。
同时,他们也开始面向全国所有文人团体进行鼓动。
因为这帮人往往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一肚子理想不知道咋办,但嘴上还特有能耐,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接下来,道德口碑爆表的王圣人,终于要发大招了。
长安城内,以及周围郡城内,识字、会写字的大部分百姓,共计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
一同奏请皇上,为安汉公王莽,加九锡!
王老太后此刻心中略显忐忑,“想不到,这个大侄子的号召力竟如此强大。
这短短三个月内,因安汉公一事上书的官吏百姓,有名有姓者竟近五十万之众。
竹简奏章更是堆满了未央宫的十几间库房,真可说是汗牛充栋。
既然民心所向,那便赏吧。
我这老朽之躯,也只能顺应民意了。”
于是,王老太后迅速召集公卿、博士、议郎、列侯等九百多位重臣,紧急商议颁赐九锡的盛大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