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科幻 > 黄山云隐录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庭矛盾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庭矛盾(2 / 2)

    王莽的这些做法,虽然是在笼络人心,但也确实实践着儒家的孝治之道。

    儒家倡导,后代最大的孝,就是保证祖先祭祀的香火不灭。

    因此,努力恢复那些已经消亡的封国爵位,降低继承爵位的标准,让更多的人能够继续祭祀祖先以尽孝。

    然而,王莽之所以能够如此游刃有余地摆平所有阶层,最离不开的,还是大汉殷实的家底和当时平静的国际环境。

    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就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收买人心。

    没有稳定的国际环境作为保障,就没有心情和精力去实施这些复杂的政治策略。

    就这样,王莽以大汉的繁荣,和他的仁义再加上儒家教条大棒,成为了后世权臣们无法超越的天花板。

    在元始二年(公元2年),王莽作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决定,他将皇帝刘箕子的名字更改为刘衎。

    这一改名的背后,蕴含着王莽对名字礼仪的深思熟虑。

    他认为“箕子”这个名字不仅与日常器物相联系,而且不是一个单名,这在他看来是不符合古制礼法的。

    从先秦到西汉时期,人们的命名方式确实五花八门,不乏以日常器物或特殊特征为名的例子,如《左传》中记载的晋成公名“黑臀”。

    同时,双名也颇为常见,郦食其、周亚夫、霍去病、张安世等人均是双名的代表。

    然而,王莽秉持今文经学的观点,特别是他对孔子“讥二名”的理解,认为单名才更符合古代的礼仪规范。

    为了践行这一理念,王莽不仅将皇帝的名字改为单名,还以身作则,将自己儿子王宇所生的长孙王会宗改名为王宗,以示对古制礼法的尊重。

    此举得到了众多儒家士大夫的响应和支持。

    (这一改名潮流并非王莽一时兴起,而是基于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共识。

    事实上,这一习惯在汉朝后续的历史中得到了延续,如刘秀等人在这一时期陆续出生,他们几乎都采用了单名。

    整个东汉直到三国期间,单名成为了主流,刘、关、张、孙、曹、诸葛等著名人物均是如此。

最新小说: 末世神话降临 殿上欢 民间诡闻实录 深情已迟暮 毕业后不做牛马,去当赏金猎人 末法时代:开局在港岛血祭炼尸! 开局一颗种子,还好我有概率眼镜 娇养 妖探 九叔:我成了千鹤道长,威震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