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张宝泉返回青羊观后,迎面遇上了等待他的袁书礼与两个孩子。
“爹爹,皇上同意让我去参加武考大比了吗?”两个孩子中,年纪稍大的那个问道。
张宝泉仍是面瘫那般,摇了摇头,接着走向自己用来打坐吐纳的密室,“今日看了眼,那石勒,是天生六境武夫。”
袁书礼闻言大惊,赶忙左右张望一番,拉起大儿子,进入里屋,并要求他这段时间,都不许外出。
另一边的听屐阁中,石勒风卷残云一般,狼吞虎咽着桌上的美酒佳肴。有些含糊不清地对魏漆芷说道:“看来师父你说的一点没错,我可能天生就适合打架。”
魏漆芷不语,笑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此时周围时不时会有打量的目光投射到两人身上,连那些长袖飘舞的女子,都不太能保持淡定,有些怪异地瞅了瞅这两位,今日在翰州城风头无两的异邦人。
听屐阁的门口,来了两位和利星汉差不多年纪的男子,其中一人背着棉布包裹的长枪、另一位则是将一把短剑,夹在腋下。
两位少年此时的气氛颇为壮烈,在他们眼神坚定地对视之后,互相点头,就欲冲进青楼,将那两个嘲讽大原无人的胡蛮子给大卸八块。
不等他俩迈出脚步,同时身子一轻,两人被倒提起来。背着布包长枪的少年有些惊慌地抬头,待看到提起他们之人,少年壮烈的气势一滞,像是老鼠见了猫那般,焉哒哒地低下头。
“爷爷。”
“哼,两个小毛孩子,胆子倒是不小,这就敢去找那个蛮族小伙的麻烦?付家小子,莫要被我孙子带坏咯,跟着他做些逞强之事。”
被背枪少年唤作爷爷的老者笑了笑,眼中看向这些小辈,满是赞赏,但话语仍是在呵斥他们,提着他们拐进一处暗巷。
等在小巷中被黄爷爷放下后,腋下夹着把短剑的少年,才看见暗巷之中还有三个人影,待得他看清之后,才觉得有些难堪地挠了挠头,打起招呼来。
“父亲、岳先生、挽溪小先生。”
丞相付江绥笑着与老人行礼致谢,“多谢黄将军。”
被唤作黄将军的老人,摆了摆手,受了这一礼后,一巴掌拍在长孙头上。
“黄尧,还不给三位先生行礼问好?”
原来那位背着比自己人还高的长枪少年,名叫黄尧,他摸了摸被爷爷拍巴掌的后脑勺,接着与付丞相、岳康之、李挽溪三人行礼。
岳康之一改往日的吊儿郎当,和煦又正经的与这两位小娃娃回礼,之后恭维起黄尧。
“不愧是十一书生后人,果然有黄将军当年之风采。”
黄尧听着岳康之的夸奖,尤其他还暗中夸赞了一番自己爷爷,大咧咧地笑着,朝岳康之抱了抱拳。
哪知爷爷黄参夫直接给孙子泼了盆冷水,“五境武夫都不是,就敢带着付文去找那个胡人小子的麻烦,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黄尧一下子就皱起眉头,五官挤在一起,愤慨不已。
见此情形,黄参夫与付江绥、岳康之三人对视一眼,哈哈哈大笑。
付江绥的独子付文,则是看着将李院长戒尺拿在手中把玩的挽溪女先生,打了个冷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