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听了念生的问话后,不知觉的对视了一眼,却犹豫着没答话。
静默了一会儿,梁怔开口道:
“二殿下问了,自然是要答的,只不过这本不应该由我们告诉你。这太叔家是自愿放弃来书院的,这其中原因都是因为一场旧事。”
梁怔想了想之后还是回答了。
“太叔家曾经也是八大家族之一,当然现在依然也是。只不过他们退出了朝堂之上,学堂入学的名额他们自动放弃了。”施恒听见梁怔的话打断了他。
“哦?那旧事是指什么?不方便说吗?”念生显然很有兴趣。
听到念生再问,两人再次对视一眼,施恒觉得应该是非说不可,便叹了口气。
“太叔一族当年跟言家一起,同在中枢任职,俩家被誉为南北中枢,一文一武,辅佐贞帝。
但是在当今皇帝准备百年大庆的前两年,太叔家联通妖族,出卖人族,导致人族损失惨重,近四千多人遇难,百江帝大怒,直接把当时还是北中枢的太叔滑打入大狱。
后来其他家族拼命死鉴才保住太叔一族的全族性命。
太叔家从此也在朝堂上再无一席之地,弃政从商。
如今已经是天下第一商贾,每年为朝廷上缴的赋税甚至超过了盐课和铸铁这两项之和。
也算是为当年的事情赎罪。”
施恒娓娓说出内情,也是一阵唏嘘。
“既然当年的影响这般大,想来也不算什么隐秘,为何刚刚却有为难之色?”念生再次问道。
“虽说不算太隐秘,但是现在太叔家也已经为当年的罪行赎罪许久,况且毕竟不是光彩之事,所以鲜有人提及。
尤其这书院当中,不免有对当年之事心存怀疑之人。所以也劝殿下,知晓此事便好,今后还是甚少提及。”
施恒提醒着念生,怕之前的犹豫惹念生怀疑,算解释自己也是一番好心。
“话说与我们一辈的太叔家有位极妙的女子,名为太叔情,可是太叔家的长女。
据说年纪不大尤为聪慧美丽,只不过虽然我爹跟太叔家走动频繁,却从未见过。
施恒,你家是有小妹的,应该跟太叔家那个太叔情关系不错吧?”
梁怔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中纠缠,随即换了个对男性更有吸引力的话题。
“哦?施恒兄,家有妹妹还是姐姐啊?”念生显然也被带了过去,问向施恒。
“内有一妹,名做施悦,我也倒是见过太叔家的长女几次,不过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她们大都是在内宅嬉闹,我也不算熟悉。”
“哎呀,没事,还有几年便就开牙建府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经常走动,还怕见不到?
想必此年光景,太叔家承业的必然是这个太叔情了。
我家主管天下钱粮,将来必然少不了跟她走动交往,说不定还能说服我爹纳她为妾呢!哈哈!”
梁怔说着说着便幻想起来,估计早就听说了这太叔情的样貌心性,才有此愿望。
“梁兄如此年纪就开始惦记这等事了?
如果真有此心就跟太叔家早点提亲,反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你户部尚书之子的身份,也不会被拒人于千里之外吧!”
施恒给梁怔出主意,想必也觉得这是段极好的姻缘。
“就别取笑我了,说说而已,真要是跟我爹说这种事,必会被罚。”
言毕,二人也都哄堂一笑。
梁怔又道:“施恒兄,上午你爹讲的真不错,我也听我爹讲过这段人族历史,不过听你爹再讲还是难掩心中血气。
虽然我刚刚说了王忆初,不过我也能理解他的心情,下午讲什么,你知道吗?”
“原来上午给我们授课的是礼部侍郎施汕桢大人,真是没想到啊!”
念生很惊异,没想到礼部尚书亲自给他们授课,随之感叹。
“家父只有今天来授课而已,因为都是世家子弟,所以父亲也想观察一下我们,下午应该是讲经,具体是哪一篇我就不知道了。”
施恒挠了挠头,虽然有些生怯,但是言语中隐含的自豪之情还是难以掩饰。
下午是一篇关于孝道的经言。
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你们也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王忆初,你先说!”
施先生显然有考究的意味,先点了一向直性子的王忆初。
“就是俺爹活着,俺就跟他学功夫,俺爹死了,俺就回忆着跟他学功夫,一直把俺爹的功夫传承下去,学得好,学得像就是孝顺俺爹了!”
王忆初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惹来了一阵哄笑。
先生也没评价,继续提问别人。
“大殿下,说说你的想法!”
恚忧没想到自己会被问到,想了想回答道:
“学生觉得,重点在于父之道三个字,无论是“在”或“没”都是子女学习父之道的途径。
所谓“三年不改”,也不一定就是特指三年本身,可以是多年甚至终身。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说让后人铭记祖训,牢记初心才是最大的孝道!”
“非常好!不愧是大殿下,果然聪慧过人!穆偲。你也说说你的看法。”
随着先生的提问,众人也把目光移向了这位女同学的身上。
“大殿下已经说的很透彻了,理解上也很深刻,只是学生有些反向的思考。
与其说是子学父,那么反过来是不是也是父看子呢?
也就是说,父亲在的时候要好好观察孩子的志向,然后想想如果自己不在了他会怎么做,会不会大肆修改之前父辈的传统,败坏祖辈的阴功,才能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懂得孝道!”
穆偲思考片刻,便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在场的学生们都若有所思,仿佛打开了新的思路。
施汕桢也被这个聪明的女学生惊艳到,非常欣慰的笑了。这是今天这位先生第一次有这样的表情。
“非常好,大殿下和穆偲的话基本已经把圣人的思想解释的很清楚了,这句话的本质意思就是不忘祖辈,虚心学习,传承精神,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都不要忘本!
对于前人的优良习惯和品质都要时刻谨记,并作为今后行事的标准与准则!”
念生听后却有些疑惑,尤其听到先生说的“本质”二字,便又开始了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