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YY程度并不深,基本上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是比较写实的。小说当中有一些大家认为夸张的地方,跟荒诞的现实比起来可能都算不得什么。
最后分享一些事情,写在这下面。
有一回作者去应聘一家大公司(名字就不提了),一上来没有看简历,没有笔试面试,直接就是心里测试。HR说是那套测试他们公司花了很多钱从国外引进来的,针对人性的测试很准,基本上所有大公司都在用。
测试都是些选择题,没有正确答案的那种。比如说你最喜欢的电影叫什么名字啦,看到某个图形的第一印象会想到什么词这类的。恰好我也想知道自己的心里状态,也就认认真真地做。
交上去,直接被判不合格!也没说原因,直接让我走了。我非常想不通,我们那场测试二十几个人,只有我一个人被淘汰而已!
后来又去了第二家大公司应聘,到招聘会去招人的那个人,提前发了一份测试题和答案,让我们回去先背熟,然后就顺理成章的通过了……
我们之前的测试还是比较严格的,后面几届招聘的时候就宽松了很多。有的把答案带在身上,正大光明地抄,有的直接喊别人帮忙做,HR也都会装作没看到。
对这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在公司跟同事熟悉之后,还建议取消这套测试,把那笔钱花在员工身上。当然,遭到了很多白眼。
生活往往比小说荒诞很多,这些套路,每个初次遇到的人都会觉得不真实吧,但人们经历多了之后就会习以为常,反倒会觉得没有套路才不正常。
但是,我至今还是没有习惯。
以前我的同事经常会说我偏激,我非常认真地说不是我偏激,是你们的眼光已经习惯了看歪的东西,才会把正常的我看成偏激。我不知道他们是真的不明白还是假装不明白,也许最开始每个人都明白的,后来假装太多,面具戴得太久就取不下来了。
我们的生存环境就是这样,真诚的会遭到排斥,虚伪的反而会受到欢迎。改革者往往会头破血流,而且无论改革最终成功与否,得到利益的永远都是同一批人。
一时想到这些,就写下来,抱歉让各位书友看我唠叨了。
接下来继续我们的欢乐篮球成长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