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轻拂,金黄麦浪在田间翻滚。紧邻麦田的金家村此刻热火朝天,家家户户纷纷在自家粪坑中搜寻火硝。申三动作最快,手中已攒了一大把白色粉末,他将茅厕前后仔细翻找一遍,将粉末小心包好,径直奔向京州城。
“申三,你先去探探,若真能卖钱,我们也去。”村民们议论纷纷,“对,你腿脚快,等你消息。”
村中有人已开始挖掘,更多的人仍在观望。长久以来深受苦难的百姓对府衙仍存疑虑,尽管屯田令与生产队带来了一些实惠,但府衙在他们心中的恶劣印象一时难以抹去。他们担心自己辛辛苦苦挖来的火硝只是白白送给了官府。
申三脚步不停,哥哥申老二就在军中,他对如今的京州府衙、对晋王的信任远胜他人。紧握手中的白色粉末,申三抵达京州城,直奔府衙而去。府衙门口,一位年纪与他相仿的少年似乎正在等候,申三犹豫片刻,上前询问:“这里收购火硝吗?”
此人正是华学大师李荣明派出的手下,负责在各州府衙鉴别并收购火硝。“没错。”少年欣喜回应,眼前之人是第一个前来交售火硝的。
申三微微松了口气,递上火硝:“这是我找到的所有。”少年面前摆着秤,接过申三的火硝称重后道:“总共五两。因为你是第一位,殿下特意规定,前一百人交纳的硝石将以二十文一斤的价格收购,以示鼓励。这是十文钱,收好。”
接过十个铜板,申三喜不自禁,笑容满面。
少年对申三提议:“对了,还有一个方法能获得更多硝石,你愿不愿意学?”申三毫不犹豫地答应,手中温热的铜钱让他对京州府衙深信不疑。少年点点头,详细向申三传授了挖掘茅坑老土与草木灰熬制火硝的方法。申三听后点头致谢,匆匆返回村子。
一见申三归来,不少村民围拢过来询问:“老三,怎么样了?”申三扬了扬手中的铜钱:“我就说嘛,咱们殿下不会骗人,府衙说前一百人去卖的,二十文一斤收!”此言一出,围观村民立刻散去,纷纷赶回家中取硝石,争先恐后奔向京州城。刹那间,数百人如潮水般涌出,情景蔚为壮观。
申三笑看着这一幕,握紧手中的铜钱,思索着如何合理使用这笔劳动所得。与此同时,火硝能卖钱的消息如野火般蔓延,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到寻找和制造火硝的行列中。
京州城工厂区的化学实验室在缺料半月后,终于迎来了第一批硝石。尽管这些硝石带有浓重异味,但总比无米下锅强。华学大师李荣明被送来的一大袋硝石熏得头晕目眩,却仍欢欣鼓舞地手舞足蹈:“殿下,您真是高明,竟如此巧妙解决了硝石问题。嘿嘿,那汉王还想借此拿捏您,如今看来,他手里的硝石怕是卖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