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宋文假公济私的给自己安排了个去深市出差的机会,便带着宋七七上了南下的火车。
要说荷县这个小县城吧,虽然地方不大,但地理位置还不错,南来北往,交通便利,只一个晚上,便到达了深市。
父女俩拉着一个底下有着四个轮子,大大的行李箱,轻轻松松的向着出站口走去,和身边大包小包手提肩挑的旅客们形成鲜明对比。
这手拉行李箱,还是去年年底去羊城出差时在百货大楼里买的,宋文当时一见便爱上了,毫不犹豫的买了五个,春节时给了两个儿子一人一个,给了大闺女一个,还留了一个备用,有这个出门可太方便了。
这年头出个远门可不容易,但凡坐车的,哪个不是身上三五个大包小包的背着,甚至还有挑着扁担的呢。
只拿着一个大提包的,也只有经常出公差的了,但背着也累啊,像宋文这种闲逛式拉着走的,还真是罕见,以至于引来不少人的侧目。
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上前问道,“同志,你这箱子在哪买的啊,看起来很不错,好用吗?”
宋文笑呵呵回道,“在羊城那边买的,挺不错的,深市这边应该也有卖了,看你也是经常出差的吧,我以前也是拿个提包,有这个就轻松多了。”
中山装,“是啊,特别是赶车的时候,还要背着跑,重死了,嗯,羊城有那深市应该也有卖,待会去看看,这箱子多少钱啊?”
宋文,“十八块。”
中山装,“哟,挺贵的啊。”
宋文,“没办法,像咱们这经常天南地北跑的,贵点也得买一个,少糟罪不是。”
中山装点点头,“对对对,同志你也经常出差啊,你是干什么的啊?”
宋文,“我跑采购的,你呢?”
中山装,“哎呀,我也是啊,咱俩同行呢。”
一通吧啦吧啦后,两人勾肩搭背的成了兄弟......
原来,中山装姓万,叫万家乐,是海市人,是海市一家新开的类似后世超市的一家大市场里的采购经理,这次就是出来跑货的,先是去了桂省的省城和柳市,现又转到深市。
说话间,便出了车站站口,宋七七眼尖,一眼就看到站在不远处的三表哥梁建勇。
只见梁建勇梳着一个大背头,头发油光蹭亮的连苍蝇都站不住,上身穿着一件灰色桃子领毛衣,领口插着一付蛤蟆镜,下身,嗯,下身倒不是那辣眼睛的大喇叭裤了,却是一条骚包的白色西裤,左手插在裤袋里,右手还勾着一件枣红色夹克的衣领,搭在后肩上,正在往这边张望着。
看见了宋七七他们,立即举起了另一只手,使劲的摇了起来,高声喊道:“姑丈,这里!”
宋七七一见他这身打扮加上动作,脑子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上辈子看过的某部琼阿姨小说改编的爱情片的片段。
片段中那英俊的男主角向着女主潇洒的挥手动作,一度成了风靡一代少男少女的男神,而眼前自己这傻表哥的这波騒操作,让宋七七觉得男神瞬间秒成了男神经......
宋文看着自家侄子的这身打扮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倒也没说什么。
只见后面又有一人走了出来向他喊了声,“姑丈。”
原来是梁建中也来了,一身打扮也差不多,只是下身穿的是一条牛仔裤,看起来要顺眼多了。
两人的这身雷人打扮,在这里却未如春节时回家那样引人注目,因为附近好几个在等着接亲友的人中,也差不多一样的穿着,这么一看,跟他们这些刚下车的人泾渭分明,倒是显得他们有点老土了。
两人走向前,梁建中接过宋文手中的拉杆箱,“姑丈,累了吧,咱们先去喝个早茶吃点东西,完了再回家去休息。”
宋文,“不累,坐卧铺呢,睡一觉就到了。”
他现在又不差钱,哪怕只是一个晚上,还是买了卧铺票,何况还有宝贝闺女呢,怎么可能为了省几个钱去挤硬座。
梁建勇走向宋七七,“七七,来,表哥举高高。”
伸手便想把宋七七抱起来。
宋七七身子一侧躲开他,嘟着嘴道:“三表哥,我都六岁了,你还当我三岁小娃娃啊。”
梁建勇嘿嘿一笑,“那表哥拉着你走,我告诉你哈,咱们是开车来的,表哥让你坐车头好不好。”
宋七七嫌弃的看了他那一身打扮,“不要,我自己能走。”
宋文转头向万家乐,“万老弟,你要去哪啊,要不一起吧,我侄子开车来的,捎你一程。”
万家乐喜道:“行啊,我这也是第一次到深市,正两眼一抹黑呢,那就谢谢了,在附近给我找间旅馆就行了。”
梁建中笑道,“这位叔,既然不赶时间,那就一起去尝尝深市的早茶吧,我请客,等喝完早茶,再送您去旅馆。”
万家乐,“哎呀,那怎么好意思。”
梁建中,“这有什么,这的人都是来自天南地北,出门靠朋友嘛,今天到这我也算半个主人,改天到了你那,说不定还得麻烦你,咱们做生意的,多个朋友多条路,你说是吧。”
万家乐见对方说得豪爽,自己再推就矫情了,便道:“好个多个朋友多条路,行,改天小兄弟到了海市,一定要找我。”
一行人来到了停车场,走到了一辆八成新的皮卡车面前。
梁建中,“姑丈,这车是咱们新买的,虽是二手的,可是从港岛那边过来的,才五千多,你看,这前面有两排座位,可以坐五个人,后面有车斗,可以拉货,是不是很实用。”
宋文点点头,“对对对,就是要这种,你有没有帮我留意。”
梁建中,“当然有,从接到你们的电话后我就放消息出去了,过两天就有货回来,不过也是二手的,但二手的也有二手的好,直接就挂靠在那些港资公司的名下,要不回去你还得找单位挂靠。”
这年头还不兴私家车,汽车都是公家的,直到几年后,华国的第一辆私家车在海市诞生,成为了真正拥有个人牌照的私家车车主。
宋文,“那就更好了,只不过,我还没有驾驶证,要几个月才得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