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例子放在这里可能有些不合适,但意思到了就可以了。
将太子交给于谦教导,杨轩是放心的,朱祁钰也是放心的,百官同样是放心的。
所有人都很放心!
接下来的时间里,杨轩又和于谦聊了不少。
也没有注意时间的流逝,管家同样没有过来提醒。
不知不觉间,一个多时辰就过去了。
当两人出现在书房外面的时候,管家已经在不远处等着了。
看他的样子,等待的时间确实不短了。
而且其也很有分寸,并没有直接在书房门口等待,而是特意隔了一段距离。
杨轩见此,还朝于谦夸赞了一句他的管家。
于谦笑笑,又和杨轩聊起了自家的管家。
二人就这样一路来到膳厅,净手之后坐下。
看到桌上的菜,以于谦的条件来说确实称得上是丰盛了。
“我有好酒,你有好菜,正好今天这顿,就当是给我的饯行宴了。”杨轩看着桌上的菜笑道。
于谦强笑了两下,心底却是叹了口气。
杨轩像是没察觉到一样,招呼着于谦吃菜喝酒。
这顿酒,一开始于谦并不在状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于谦心中装着事儿。
但杨轩就像没看到一样,频频拉着于谦喝酒。
随着一杯杯的酒入喉,这酒劲儿上来,一把年纪的于谦眼泪鼻涕一大把的说着自己的不舍,就差抱着杨轩的大腿让他别走了。
这样的情形,酒肯定是喝不下去了。
杨轩安抚了好一会儿,才让于谦的心情平复下来。
随后将于谦背到他自己的房间之中,安顿好后又交代了一番管家才离开。
出了于谦家的大门,一阵凉风拂过,让杨轩有了些许醉意。
按理说,以他的酒量,这点酒是不可能喝醉的。
但,醉不醉人人自醉啊!
……
第78章
锦衣卫指挥使忽然换人的事情是瞒不住的,不出意外朝堂上下都关注到了。
能在京师混,且身居高位的,就没有蠢货。
很快就猜到了这可能是一个信号。
因为上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可是镇国公的人啊!
这人忽然就换了,而且大家事先没有得到一点消息,这其中必然是有某种深意的。
再加上镇国公去见了陛下,二人在御书房待了不短的时间,这想不让人产生联想都难。
再加上镇国公又去了于谦府上,同样待了不短的时间,出来的时候看起来还喝了不少的酒。
根据于谦府上传出的消息,二人喝的是饯行酒。
何为饯行?
有人要离开!
谁要离开?
镇国公!
总不可能是于谦吧?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啊!
不知道镇国公府上已经准备遣散下人了吗?
杨轩的身份太特殊了,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所以在京师,是很难遮掩行踪的。
当然,这不是说杨轩做不到。
所表现出来的,只是他故意为之。
将近二十万颗人头啊,这其中被株连的有多少不得而知。
镇国公要清算,其中犯官以及和其勾结的士绅、富商终究是少部分,剩下大部分都是被牵连的。
更重要的是镇国公是以臣子之身行事的,全然不顾皇帝和大明律,擅权,越权。
是,陛下一开始是同意了清扫大明内的蛀虫,但没让你镇国公搞这么大啊!
你看看你杀了多少人?
一点规矩都不讲!
什么?陛下为什么不出来阻止?这一切都是陛下默许的?
大胆,你竟敢污蔑陛下!
一看你就不是好人,抓了!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这一切都是镇国公擅权,肆意妄为,和陛下没有一点关系。
百官心中就算知道些什么,也必须当做不知道。
皇帝没有错,也不能有错。
所以,所有的脏水都只能泼在镇国公的身上,恶名也只能由镇国公来背。
再说了,这也不是冤枉镇国公,而是事实。
京师外的万人坑难不成是假的吗?
此案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是必须要给天下一个交代的。
所以镇国公离开已经成了必然。
和陛下见面,也可能是双方在私底下达成了某些交易,以保证镇国公能够体面离开。
主要是当时御书房中只有陛下和镇国公两人,没有其他人在场,所以二人到底达成了什么交易,其他人不可能知道,一切只能猜测。
至于镇国公去于谦府上喝饯行酒,这不难理解。
二人毕竟相识多年,镇国公又对于谦有知遇之恩,镇国公都要走了,给他饯行,这没有什么,很正常。
于大人就是这样一个恩怨分明的人,要说这二人是不是达成了什么共识,大家还是不太相信的。
自从之前于谦与镇国公爆发矛盾,就很少见面了,而且每次见面,都说不到一块儿去,吵得脸红脖子粗,不欢而散。
这一切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做不得假!
要说这也是假的的话,图什么呢?
于大人并没有让大家失望,第二天就进宫去面见陛下了。
私交归私交,该公事公办还是要公事公办的。
若是于谦恩怨不分明,公私不分明,那他就不是大家认识的于大人了。
于是,于大人向陛下弹劾了镇国公,其罪行罗列了数十条,要求陛下严惩镇国公。
于大人高风亮节,并没有为恩情所困,实乃我辈之楷模。
看吧,笔杆子握在手中,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但朱祁钰却表示要低调处理,镇国公于大明毕竟是有大功的。
君臣二人爆发了争吵。
御书房外面十多步的太监听得清清楚楚。
于谦坚持己见,朱祁钰也毫不退让。
最后,朱祁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示镇国公不是那么好动的。
抛去其太祖女婿这个身份,光是从洪武朝活到现在就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其手中握着的免死金牌实在是太多了。
太祖发的免死金牌他自己可以不认,但朱祁钰不能不认。
不认太祖发的免死金牌,就是不认自己朱家子孙的身份。
没哪个皇帝会这么干!
这是否认自身的合法性。
最终,君臣二人各退一步,折中。
当天,镇国公也进宫了,待了有半个多时辰,但出来的时候脸色很不好看。
有心人注意到,镇国公出宫的时候,背影佝偻了许多。
开心了,这下大家都开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