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前些年曾经拍过一段名叫《嫁给我,苏》的广告片。讲的是在阳光下,小镇的居民正挤在街上看飞行表演。
“他们都喝着百事可乐。而观众中有一牛仔和少女正含情脉脉地对视着,飞机飞过蓝天后的喷烟留下‘嫁给我,苏’几个赫然大字。
“这种表达充满意境,描绘了生活的美好,将百事和爱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结合,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肯德闻言略有些得意。
这部广告正是出自于他之手,是他的得意之作。
也正是因为这部广告片取得的良好宣传效果,才让他得到高层赏识从,宣传部门脱颖而出。
并在其后操作了那场“哪家可乐更好喝”的社会宣传,让百事可乐名声大噪,销量大涨,从而接任百事集团董事长。。
“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策划,但是现在时代变了。”
莱昂说着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叠文件:“这是我委托多家公司进行的30岁以下年轻人喜好调查。”
他将这叠文件用左手按住,将上面第一张纸递给肯德道:
“这一张是汇总表格,调查表明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美观、酷、充满想象力的商品和事物。
“对于消费品他们也更倾向于购买富有活力、反叛、颠覆传统的产品。
“因为这帮人生活在新时代,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对于生活充满好奇。
“所以他们厌恶他们的父母辈那种平静的生活。相对于乏味的生活,他们更喜欢披头士、嘻哈、摇滚等充满荷尔蒙的东西。”
看到肯德看完,莱昂将按住的那叠文件递给肯德:“这是一部分调查样本。”
肯德正在一张一张认真的翻看,会议室中只剩“沙沙”的声音。
等到肯德看完抬起头,莱昂微微一笑道:“你们对于将宣传重心瞄准年轻人的想法是对的,但是核心没有找对。”
看着肯德想反驳的样子莱昂右手虚按:“从爱情和口味来宣传不能说不对,只是太过狭隘了。
“年轻人不喜欢以前那种平淡的爱情,口味这种东西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无法趋同。
“那么既然如此,可不可以学习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已经成为米国上个时代的文化符号,百事可乐为什么不能成为现代年轻人的文化符号呢?
“炫酷、叛逆、挑战、颠覆传统,让他们一喝到百事就想到自己,喝的不是饮料,是价值观,是人生。”
莱昂拿起一杯水喝了起来。
看到肯德眼睛越来越亮,莱昂打开录像机将上次那个小孩子踩着百事可乐拿百事可乐的广告重新播放了一遍,然后说道:
“你现在再看这个广告,你觉得有什么体会?”
见到肯德将广告认真反复回看的样子,莱昂不由心中感叹。
就凭这种进取心,和对于不断学习以及进步的渴望,就不是垂垂老矣的可口可乐所能比拟的。
百事在随后几年能将可口可乐压得喘不过气不是没缘由的。
后面虽然可口可乐缓了过来,但是几乎每次宣传战都是百事先动手,可口可乐被动回应。
后面也是百事率先走明星化战略,将自己的品牌和年轻人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直到最后大幅启用流量明星后走了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