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人都知道,信息是最大的财富源泉。
就像网络上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则金融故事。
说的是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正在和以不列颠为首的反法同盟联军决战时,罗斯柴尔德利用自己家族强大的情报能力先所有人一步拿到了这场战役的结果。
罗斯柴尔德的家主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中得到联军取得胜利的消息后,他却反而一副悲痛欲绝的表情,在市场上大量抛售不列颠债券,让在场的所有人跟着他抛售。
最后罗斯柴尔德在等到债券价格血崩之后开始大规模收购,一举成为不列颠政府的最大债主。
虽然这个故事非常值得吐槽。
比如凭什么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情报系统比不列颠军方还要强,以及他们家族明目张胆操作债券坑了那么多人的事情,还能不被不列颠政府追究。
但是至少说明了一点,信息的重要性。
不管是以前的《商品推荐清单》,还是如今的报纸论坛以及隼鸟快送。
莱昂对它们的发展思路一直非常明确,那就是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且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在考察调研了良久之后,莱昂准备将报纸版面分为以下几点,分别是民生、建政、时尚、日志。
第一类是民生类。
主要内容就是民众生活,关注弱势群体之类的。
这一版面会吸引大部分有需求民众,主打的营收就是各公司的招聘广告,这也是莱昂向那些大超市要招聘岗位的原因。
莱昂倒是准备培养一批调查记者,专门调查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情。
如食品安全、校园暴力、劳动维权、商品的质量等等。
这些是为了竖立报纸的口碑,提高报纸的公信力,这也是报纸能够立足于世的根基。
第二类就是建政类。
主要内容就是反映民众哪里对市政厅不满意、或者民众对于市政厅有什么提议。
这也是莱昂非常重视的一个版面,因为这会让报纸成为民意的汇聚点,也是报纸话语权的体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传媒业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影响甚至左右选票。
如果能够正确的引导民意,哪怕他只靠着《洛杉矶生活报》,都不会再经历FBI突袭这种事情,因为他有了掀桌子的资本。
第三类是时尚类。
主打推荐分享各种大品牌时装珠宝等,推广目标自然是年轻女性及高净值人群。
这一版也是莱昂规划的报纸主要收入来源,承接来自各大品牌的广告费。
他会培养一批意见领袖,这些人撰写相关评测、分享照片和文字等。
通过硬广和软广的形式推荐产品,到时推荐的品牌广告费由报纸和这些意见领袖按比例分成。
莱昂到时候会签下这些人,以免培养他们出来了再跳槽。实际上跳槽也不怕,因为在现阶段只有《洛杉矶生活报》这个平台可以让他们大红大紫。
第四类是日志类,也就是vlog。这是莱昂做出的尝试,让一批普通人通过发
如果能吸引到足够的关注,那么莱昂到时候就会将代购公司分拆。
一部分继续搞代购,另一部分则无缝转化成外卖公司。
至于没有手机怎么解决付款问题,这也不难。
莱昂准备和代购公司一样,搞会员制,让客户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