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领事馆是本国在他国的主要城市设立的代表机构。
主要负责发放签证、护照的办理和变更,与当地城市的文化、经济交流,保护国民的等事务。
进入领事馆,莱昂三人在对面热情的指引下见到了不列颠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的总领事阿尔文·格林。
莱昂对阿尔文·格林还是比较好奇的。
驻米国领事馆级别很高,总领事级别差不多相当于夏国的正厅级干部了,这个阿尔文·格林怎么也算是个高级公务员。
一想起不列颠的公务员,莱昂就想到了那部超级经典的《Yes,Minister》,即《是,大臣》。
莱昂现在还能记得里面的经典台词,最为传神的当属四阶战术,也是像阿尔文这种外交人员所在的外交部标准危机应对策略:
【第一阶段,遇到麻烦,我们先会宣称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第二阶段,我们会说也许有事发生,但我们不该采取行动。】
【第三阶段,也许我们应该采取行动,但是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第四阶段,或许当初我们能做点什么,但现在已经太迟了。】
创作者是在讽刺不列颠的外交人员完全零作用,遇到事情完全无法解决,只是面子货而已。
但实际上不列颠以前的外交水平是非常牛的,“光荣孤立“这个外交政策把整个欧洲祸害的够呛。
所谓“光荣孤立”,就是欧洲大陆谁最强,不列颠就联合第二强的去针对这个最强的。
名字不错,其实就是当个搅X棍。如此反复,几乎成了不列颠的国策。
这种政策可以有效防止一个强大的国家能够统一整个欧洲,对不列颠产生威胁。
当然不列颠之所以能当这个搅屎棍,让别人不针对他靠的还是强大的武力。
强盛时期的不列颠号称“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帝国。
可如今的不列颠自然大不如前。
两次世界大战让不列颠变成了一个空架子,战后米国和苏国对于不列颠殖民地的拆分让它失去了供血能力。
60年代《拿骚协议》的签订,让不列颠放弃了自身的军事主导权,彻底沦为了米国的玩物。
外交的本质是拳头,在拳头软绵无力的情况下外交人员哪怕水平再高,也谈不下来事情。
所以这就是《是,大臣》中创作者讽刺不列颠外交人员的本质,因为面对问题,他们什么也解决不了。
阿尔文见到莱昂表现得很是客气,没有官员的架子,反而态度很谦逊。
随后在阿尔文·格林的亲自见证下,莱昂与杰夫瑞签订了意向合同。
看到两人签完意向合同之后,阿尔文显得很是高兴道:“莱昂,能认识你这种青年才俊真是让我荣幸。”
“哪里哪里,领事先生能亲自为我们做见证,才是我的荣幸。”
“哈哈,有意思的年轻人。”阿尔文格林爽朗一笑。
“杰夫瑞把事情的经过都跟我说了,要不是你及时出手杰夫瑞这次肯定亏惨了。难怪你能将《洛杉矶生活报》做的那么好,果然是年少有为。”
“您也听说过我的《洛杉矶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