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担心血煞污染,大家都保持了一定距离,围观着许今生这次超高风险的洗剑过程。
梁景辰勾手指招来一个跟班,道:“你确定他已经连续洗了几年的剑,一次都没出差池?”
跟班回道:“对,这小子出了名的勤快,手艺也不错,所以生意口碑都好。”
“那之前,他有洗过污染这么严重的剑吗?”
“印象里好像没有吧。”
闻言,梁景辰呈若有所思状。
许今生洗剑的手艺不俗,这倒是可以理解。
因为他们天墉峰在昆仑八峰中,向来以炼气术著称。
而炼气又是洗剑的必备技能,炼气的基本功越扎实,洗剑的效果也越好,因此天墉峰修士从事洗剑师往往有着先天优势。
但他最好奇的还是许今生的身子。
“虽然之前没有洗过污染严重的剑,但几年下来,以他洗剑的量,按理说身体或多或少会有亏损,但看他的气色又很正常,莫非是修行了什么抵抗污染的秘法?”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梁景辰否决了。
昆仑派中,确实有抵御污染的功法,但只有两个山峰掌握着,许今生一个外门弟子根本没机会学到。
而且即便学成了,也做不到固若金汤。
思来想去,梁景辰只能将许今生归结为身体素质过硬,是先天的“洗剑人圣体”。
但现在猜想这些也没意义,他最关心的还是许今生能否帮他洗干净紫青剑。
只见许今生引气操控水流开始一遍遍的冲刷剑身,水纹波层层叠叠,荡过紫色的剑柄和青色的剑锋,好似碧水紫云在流转。
可就在这时,剑柄和剑刃连接处的剑格,那块镶嵌的水晶宝石,忽然冒出了鲜红的光芒。
妖冶的色泽,凶猛的煞意,迅猛的迸发出来!
大家都知道,血煞被冲洗出来了!
而这时候,也到了最凶险的时刻!
叶不凡屏息静气,紧紧盯着那股光芒融进了水流中,转眼将水流都染红了,随即又似乎有几缕挥发蒸腾了出来,飘进了空气中……
不妙了。
现在许今生正通过御气术和紫青剑连接了起来,血煞一旦顺着气流蔓延到许今生的身上,必将直接侵入许今生的气门丹田!
而许今生已经感受到汹汹袭来的血煞之气了。
但他岿然不惧,只在心里默念着一段段诗词: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这正是文天祥的《正气歌》。
也是许今生洗剑的独门秘诀。
当初他知道从事洗剑师的风险后,一度打过退堂鼓,但偶然机会,他听闻昆仑派有两个山头有抵御污染的功法秘术。
但这些功法概不外传,只有这两个山头的内门高级修士才有资格修习。
许今生没有死心,又辗转打听了一番,得知这种功法的原理,就是让人获得浩然正气,从而抵御污染。
这个线索,一下子激发了许今生的思维。
他前世看过一些玄幻仙侠小说,其中一些文抄公主角,靠着背诵诗词就能引发神威奇效。
既然浩然正气能抵御污染,那么背诵有关浩然正气的诗词是否能有同样的效果?
于是,他自然而然想到了《正气歌》!
几次尝试,果然有用!
每次洗剑,但凡有凶煞怨气冒出来,要顺着气流侵犯他,只要背诵《正气歌》,就能有效隔绝。
甚至旁边的叶不凡洗剑时遇到污染蔓延,他默念一番,也能起到压制作用。
而这次也不例外。
当他默念着这一段段正气凛然的诗词时,那些血煞仿佛撞在了无形的墙壁上,最终只能停留在半空中,始终无法近身。
只萦绕了一会,这些血煞就消散无踪了。
梁景辰看到这一幕,不禁一挑眉头:“有点意思。”
许今生也不担心会被人发现蹊跷,他了解过,这修仙世界中,除了修炼浩然正气能抵御污染,有些体质特殊的人,天生就拥有“浩然正气”。
如果事后有人问起来,他大可以用这理由搪塞。
但谨慎起见,他之前一直小心翼翼的,不敢贸然接这种高危且廉价的生意。
比如这种血魔留下的血煞,由于过于浓烈,冒出来时太明显了,很容易被人发现端倪。
这次也是被逼无奈。
他现在太需要钱了。
一方面要疏通张千帆他们,保住工位。
还有一方面,梁公子给的实在太多了!
这次足足耗费了将近半个时辰,终于,紫青剑上的红色完全消失了。
水流褪去,法诀撤去,紫青剑第一时间飞回到了梁景辰的手中。
他仔细观察了一会,颔首道:“果然干干净净。”
闻言,人群一阵哗然。
大家都惊愕的看看紫青剑,又瞅瞅许今生。
这家伙居然真的顺利洗净了这么浓烈的血煞!
梁景辰也抬眼打量着许今生,见他脸色苍白,显然是运气过度的模样。
想了想,他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先从里面掏出了45两银子的尾款,接着又取出一个瓷瓶子,倒出一颗橙黄的药丸,一同丢给了许今生。
“办得不错,往后你如果在天墉峰遇到不好解决的麻烦,可以报我的名字。”
“谢梁师兄。”
许今生收下银钱后,立刻将补气丸丢进了嘴里。
药丸入口吞咽后,很快在胃里溶解,化作元气滋润着五脏六腑。
但他并未因此就觉得高攀上了梁景辰。
跨阶层的友谊是不存在的。
梁景辰这么做,只是要在大众的面前,塑造他关爱同门的形象。
但不管怎么说,这笔生意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等梁景辰率人离开后,看客们也陆续散去,剩下的人,要么是跟他讨教的洗剑师,要么是找他洗剑的修士。
许今生一边忙着接单子,一边分享了洗剑的心得:“当灵水冲刷时,你们可以想象成是自己的手在搓揉剑身,注重轻重缓急的频率,这样才能彻底释放出剑身中的浊物。正所谓,纤纤玉手绕玉柱,滴滴甘露涌泉来。”
叶不凡等洗剑师闻言,皆是深受启发。
不愧是洗剑阁的头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