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是三弟生日了,估计家里早就开始秋收了。”
柳春生伸出手,接住一片枯黄的落叶。
距离他离家求学,已经过去了六个月了。
自上次被老举人收为学生后,柳春生在县城住了下来,他每日天不亮就到老举人家学习。
刻苦的态度,加上被灵气滋养过的脑子,让柳春生学的很快,半年时间就超过了学堂内的所有同龄人。
此时的柳春生站在学堂院子里,望着天上的浮云正发呆。
在县城里读了半年书,少年的气质外貌都发生了变化。
原本黝黑的皮肤养白了许多,原本杂乱的头发也梳理的整齐,比之前多了几分书卷气。
而相较于外表的变化,柳春生内在的变化更多。
他先是学会了识字,又背诵了不少经典,知道了天地之大,也知道了自己的渺小。
因此本就低调的柳春生,变得更加谦逊了。
即便前几日考中了童生,柳春生也没有感到半分喜悦,只觉得童生不算什么,与普通农民差不了多少,帮不了家里太多。
“举人才能当官,想要让家族翻身,我还要更努力才行,不能让爹娘失望。”柳春生在心中鞭策着自己。
就在柳春生望天时,老举人也走到院中。
“春生,怎么在院子里发呆啊?”
老举人笑眯眯的瞧着柳春生。对于这个学生,老举人是十分的满意。
自己这学生勤奋不说,天资更是一等一的好,只要看过的书便会背,晦涩的文章看了便懂。
前不久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童生,更是让老举人涨了不少名声。
而更重要的是,柳春生才读了半年书就有这种成就,可想其未来的成就有多大。
对于这种学生,老举人自然是喜爱的不行,甚至还想将自己孙女许配给柳春生。
柳春生见到老举人,便拱手弯腰行了个学生礼。
“回老师,看到秋风吹落叶,便想着家里也要秋收了。”
老举人眯起眼睛,他知道自己学生是想家了。
“春生啊,回家看看去吧,你有这天资在哪读书都一样,不用死待在我这里读书……等到时候考秀才、举人时再来县里找我。”
柳春生应了一声,打算今日学习结束后就回家。
而在今日学习结束后,老举人又将柳春生叫到了正堂中。
只见正堂内,老举人坐在主位上,并让柳春生坐在左边的次位上。
“老师,您留我所谓何事?”
柳春生面露疑惑,他求学半年之久,也没进过这正堂中,其余学子也都没进过。
老师带学生进正堂,便意味着登堂入室,算是认可学生了,将学生当成自家人看待了。
柳春生知道这是好事,但心中还是有些惶恐。
老举人脸上挂着笑,随后自袖中先后掏出两样东西来。
第一样东西,是一整吊钱,第二样东西,则是一封封好的信。
“钱你用来雇量牛车,童生是读书人,归乡不能走着回去,而这信是我写给你的,等你到家了再拆开看。”
老举人将两样东西塞了过去,柳春生则被迫接在了手中。
柳春生看着黄洋洋的铜钱串,本能的想要推脱一番。
岂料话还没说,老举人便先开了口。
“莫要推脱了,钱就算我借你的,日后考取功名有了钱,再多还我些就是了。”
听到这话柳春生也不再推脱,只是将这人情记下,想着以后要怎么还。
等到了第二日,柳春生便雇了了个牛车。
坐着车回去,速度比人快了不少。人要断断续续走两天的路,老牛闷着气一天就走完了。
待到夕阳映在溪水上时,柳春生也到了青萍村。
这刚牛车刚进村子,便瞧见好几伙劳作后归家的村民。
村民们瞧着牛车,又瞧着牛车上的白净少年,便好奇的凑了过来。
“好白净的娃子啊。”
“一看就是读书人。”
“哎呀,文曲星官啊!”
几个村民对着柳春生一番议论,没一个人认出来柳春生。
柳春生则跳下牛车,对着村民们弯腰行礼。
“见过各位长辈。”
村民们瞧见读书人向他们行礼,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不明白这书生对种田的这般客气。
好在一个汉子眼尖,认出了模样大变的柳春生。
“哎呀,你是春生!柳家汉子,你儿子回来了!”
认出柳春生的汉子面露惊讶,随后扯着嗓子向身后喊去。
过了不久后,一个拿着镰刀的黝黑汉子跑了过来。
柳春生瞧见了,连忙迎了上去。
“爹!”
“春生!”
那黝黑汉子正是柳宁。
见到长子的柳宁欣喜的不行,上来便问了许多问题。
“过的如何?可受人欺负了?学业又如何?”
柳春生闻言,耐心的解答着父亲的问题,其中还提了自己考中童生的事。
听到自家儿子中了童生,柳宁更是乐开了花。
他见识不算多,不知道童生是个什么,只知道儿子是个读书人。
柳宁笑的露出牙来,忍不住向身边村民显摆起自家儿子。
“嘿,我儿子是童生!我儿子是读书人!”
周围村民听了,便也纷纷道喜,将柳家父子夸了个遍。
柳宁听了好一阵夸奖,才想起带着儿子回家。
这刚到小院前,夏生、秋生便迎了出来,笑着将自家大哥拉进了屋。
柳王氏则赶忙去准备饭菜了,她今晚准备杀一只鸡来吃。
待到了吃饭时,两个弟弟便缠着大哥,让其讲诉城内求学的事。
柳王氏也在边上听着,看向自己大儿子的目光中也满是欣慰。
而柳宁则咧着嘴一直在笑,甚至吃下去的菜都从上挑的嘴里掉了出来。
……
就在一家人吃饭时,令牌中的李三九也醒了过来。
他刚醒来,便感觉有一丝气息沁入自己魂魄中,让残破的魂魄恢复了些。
李三九连忙查找来源,发现竟是从柳春生身上来的。
将神识探出,一番查听便知道柳春生考中了童生。
考中童生便是读书人了,因此柳家的总气运上多了一缕文气,正是这缕文气滋养了李三九。
李三九点头,“柳家长子也是争气,学了半年就考中了童生,想来是时候将修仙功法传下去了,可惜我只剩一缕残魂,忘却了众多功法,只能传下练气境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