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并没有持续多久,女王很快感受到了周围光线的变化,它的复眼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光彩,它感觉到自己在移动。
碳塔来到了飞船角落,拿过来一个飞船的玻璃配件盒,小心翼翼将手中的泥土与女王放了进去,之后又拿了一些压缩饼干,轻轻撒在了它面前。
女王的触角很快探测到了食物的味道,它来到了食物残渣旁,拖动一小块儿残渣,接着在盒子内寻找庇身的角落。
碳塔放下配件盒,扭头望向飞船舷窗,外部的光影在飞快地变化着,长波号已经进入了光速。
“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吗?”
碳塔喃喃自语,对突如其来的黑暗森林打击,并没有感到有多少意外。
“被打击预案中,以尽可能的生存为前提。”
碳塔回忆着脑海中的应对方案,同时翻阅着其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逃离之后要尽快改变航向,因为谁都不知道打击者会不会追击。
向打击者的方向前进不太可能,很可能会与打击者遭遇,到时候谁生谁死就是一个谜了。
其他方向也不太保险,而且非常可能与打击者的航线重合,这样一来依旧死路一条。
改变航向严格来说是一个数学问题,被打击的世界一般都是恒星系,可以简易为一个数学上的圆形,而打击者的航向是一条直线。
而直线与圆之间,大致上有三种关系,相切、相离、相交。
但在现实世界,面临的状况要更加复杂。
打击者极少进入被打击的恒星系,打击过后一般都会绕路,这会是一个复杂的三角函数计算。
“长波,分析被打击角度,预测打击者航向。”
长波调出了出发前的景象,从各个波段的信息中逐个分析,一个信息界面出现在了碳塔的面前。
打击者投放的应该是质量点,最为普遍的清理方式,而且计算了整个恒星系内天体的运行轨迹。
1号世界绕母恒星一圈需要5.26年时间。这是由于蓝矮星的光芒更加强烈,它的宜居带要比太阳系的那颗黄矮星范围更远。
【无法得知打击者距离1号世界的具体距离。】长波汇报。
“还是来得太突然了,我应该让穿梭机运行在同步轨道,收集数据。”
碳塔为自己的失误感到懊恼,他是乘坐穿梭机抵达1号世界的,之后长波号下来,穿梭机进入了长波号的舱室,就没有怎么用了。
如果有穿梭机搜集数据,也不至于现在造成大量的信息缺失。
现在AI无法分析,那就只能推测。
眼下的数据中,长波号并没有接收到明显的智慧生命信号。
在绝大多数状况下,打击者都以相离的方式游离在恒星系边缘的星际空间,距离他应该会很远。也不排除较大角度的相切,距离会更近一些。
打击者距离一号世界很远,最起码在0.1光年之外。
但这样一来就面临严重的信息失真,打击者的航向无法得知,而在三维中,前后左右上下中有无数个航向。
“对方会不会追击?”碳塔惊疑不定。
【我认为您目前是安全的,黑暗森林打击是随意的、经济的,因为打击者很难判断被清理对象的科技水平,如果清理到远超自己的文明,很可能会面临严酷的报复,尽快离开是最优解。】
听着长波的分析,碳塔紧绷的神经并没有放松。
如果他也是打击者,一般也会遵循这种逻辑,追击是非常不划算的。
因为黑暗森林打击到处都是,离开母世界意味着风险,很可能会碰到高等文明居住的世界,那样死路一条。
但是宇宙中有各种各样的清理者,总会有意外发生,无论这个意外的概率有多小,一旦遭遇就是100%。
“将飞船减速,改变航向,接着寻找2号世界。”
碳塔搓了搓自己的脸,接着来到了飞船的驾驶位。
长波号的曲率引擎开始降低功率,舷窗外红蓝色的多普勒效应渐渐消失,漆黑色的宇宙天幕重新笼罩下来。
当飞船静止在星际空间时,碳塔已经距离一号世界有4光年的位置了。
停留下来后,碳塔随机寻找了一个方向,再一次前进了4光年,确保已经甩开了打击者。
“搜集20光年范围内的红矮星,我们要尝试寻找2号世界,它应该就在附近。”
在重新静止下来的飞船内,碳塔的视线望向了远处的星辰。
虽然不知道具体位置,但是根据记载,2号世界距离1号世界不算远。
至于这个不算远到底是多少,他的权限不够。
但是适合生命生存的世界总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一般使用的有视向速度法和天体测量法。
那个死去的世界被发现有行星存在,使用的就是视向速度法。
这种方法中,需要用望远镜凝视一个恒星,测量其光谱多普勒频移的变化。
如果这个光谱出现周期性的频率变化,就表明这个恒星受到了它附近的行星的引力扰动。
其变化周期就正好是这颗行星围绕其公转的周期,比如数天、数十天等。
这种方法最适合测量行星轨道面,也即那个恒星周围的行星系统的黄道面,观察者到那个恒星的视线的方向上。
只有这样,其多普勒频移才出现最大值,使得能够被观测到。
天体测量法中,如果恒星附近存在行星,会对恒星形成引力扰动,恒星会与行星共同围绕同一个质点做公转,位置一定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这个变化是在由行星与恒星运动定义的一个二维平面内的。
从观察者的角度看过去,无论该行星轨道面是在哪个方向上,其扰动都会被看到。
如果行星轨道面正好在观察者的视线方向上,看到的将是一个一维的运动;如果行星轨道面恰好面向观察者的视线方向,看到的将是一个二维的运动。
这种探测方法通常不会漏掉任何行星系统,无论它的行星轨道面是在哪个方向上。
“长波,一个月唤醒我一次。”
碳塔来到了冬眠舱旁,拿出了短期冬眠的药物,他的视线望向了一旁的配件盒。
天体观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恒星与行星之间的运动规律动辄以百年为单位,相对于人来说太久了。
但现在还有女王要照顾,时间太长,它可能会死。